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生活论文

热风对流干燥过程中城市生活污泥薄层传热传质特性

致谢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物理量符号表第9-13页
1 绪论第13-21页
    1.1 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多孔介质薄层湿分迁移动力学第14-17页
        1.2.2 多孔介质干燥过程传热特性第17-18页
        1.2.3 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湿分迁移过程第18-19页
        1.2.4 现状小结第19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9-21页
2 实验方案设计第21-31页
    2.1 实验样品第21页
    2.2 实验系统设计第21-24页
    2.3 实验原理和实验工况第24-25页
        2.3.1 实验原理第24-25页
        2.3.2 实验工况第25页
    2.4 实验数据处理第25-26页
    2.5 重复性实验及不确定度分析第26-29页
        2.5.1 重复性实验第26-27页
        2.5.2 不确定度分析第27-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1页
3 城市生活污泥湿分迁移特性第31-59页
    3.1 水分比和湿分迁移速率的变化规律第31-45页
        3.1.1 温度的影响第31-36页
        3.1.2 风速的影响第36-40页
        3.1.3 薄层厚度的影响第40-43页
        3.1.4 SS1和SS2样品的比较第43-45页
    3.2 薄层温度的变化规律第45-48页
    3.3 薄层干燥模型第48-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4 城市生活污泥薄层湿分迁移动力学特性第59-71页
    4.1 湿分迁移动力学理论第59-60页
    4.2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60-70页
        4.2.1 有效湿分扩散系数第60-67页
        4.2.2 表观活化能第67-70页
    4.3 本章小结第70-71页
5 城市生活污泥薄层传热特性第71-83页
    5.1 传热特性计算依据第71-73页
    5.2 表面传热系数第73-80页
        5.2.1 温度的影响第73-76页
        5.2.2 风速的影响第76-79页
        5.2.3 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第79-80页
    5.3 传热准则关联式第80-82页
    5.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6 神经网络预测污泥薄层传热传质特性第83-99页
    6.1 神经网络模型第83-87页
        6.1.1 BP神经网络模型第83-84页
        6.1.2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第84-86页
        6.1.3 模型评估参数第86-87页
    6.2 预测结果分析第87-97页
        6.2.1 BP模型第87-89页
        6.2.2 GRNN模型第89-94页
        6.2.3 两种模型的对比第94-95页
        6.2.4 BP模型与薄层模型的对比第95-97页
    6.3 本章小结第97-99页
7 结论与展望第99-103页
    7.1 结论第99-101页
    7.2 展望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7页
作者简历第107-11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双尺度仿真的球形机器人轻量化结构的研究
下一篇:低碳经济下考虑车辆路径优化的配送中心选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