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军训对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影响--以上海大学为例
|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34页 |
| 一、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二、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12-22页 |
| 三、 研究思路分析 | 第22-34页 |
| 1、 研究假设与方法 | 第22-25页 |
| 2、 研究的步骤 | 第25页 |
| 3、 问卷分析及其结论 | 第25-34页 |
| 第二章 上海大学学生国防意识的特点分析 | 第34-38页 |
| 一、 学生较为关注相关的国防问题 | 第34-35页 |
| 二、 学生对国防问题的理解较为多样 | 第35-36页 |
| 三、 学生通过军训增强国防意识的动机较强 | 第36-37页 |
| 四、 学生对军训创新的意识较强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军训对上海大学学生国防意识构建的影响 | 第38-45页 |
| 一、 影响的微观层面分析 | 第38-41页 |
| 1、 增强上海大学学生人生发展的潜力 | 第38-40页 |
| (1)增强上海大学学生的体质 | 第39-40页 |
| (2)增强上海大学学生的意志力 | 第40页 |
| 2、 提升上海大学人才培养的效能 | 第40-41页 |
| 二、 影响的宏观层面分析 | 第41-45页 |
| 1、 促使上海大学成为军队人才的重要来源 | 第41-42页 |
| 2、 促进国防动员在上海大学的有效实施 | 第42-43页 |
| 3、 以上海大学推进社会对国防意识的关注 | 第43页 |
| 4、 以上海大学带动社会面对威胁的应对力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军训影响上海大学学生国防意识构建的路径 | 第45-56页 |
| 一、 军训从形式向实质的转变 | 第45-50页 |
| 1、 传统军事安全和非常事态应对的结合 | 第45-46页 |
| 2、 军事理论课的制度化 | 第46-48页 |
| 3、 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探索 | 第48页 |
| 4、 取长补短与加强投入 | 第48-50页 |
| 二、 从抽象到具体:上海大学学生国防意识的转变 | 第50-54页 |
| 1、 国防意识与问题意识的结合 | 第50-51页 |
| 2、 国防意识对大学生爱国热情的引导 | 第51-53页 |
| 3、 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双向构建 | 第53-54页 |
| 三、 上海大学军训与学生国防意识的紧密结合 | 第54-56页 |
| 1、 理论研究的结合 | 第54页 |
| 2、 现实问题的结合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影响路径的制度化补充 | 第56-66页 |
| 一、 采用强制兵役制 | 第56-59页 |
| 二、 将高校学生直接进入军队制度化 | 第59-61页 |
| 三、 战争动员机制与上海大学军训的结合 | 第61页 |
| 四、 预备役体制与上海大学军训的结合 | 第61-62页 |
| 五、 总结 | 第62-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附录 | 第69-71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第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