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2 “90 后”女大学生恋爱观现状调查 | 第12-24页 |
2.1 研究概念的界定 | 第12页 |
2.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12-13页 |
2.3 调查对象及方法 | 第13页 |
2.4 “90 后”女大学生恋爱观现状调查分析 | 第13-19页 |
2.4.1 恋爱动机主流是积极的,但存在功利化现象 | 第13-14页 |
2.4.2 择偶标准多数是合理的,但存在过度理想化现象 | 第14-15页 |
2.4.3 恋爱态度多数是端正的,但存在随意化现象 | 第15页 |
2.4.4 恋爱选择多数是理性的,但存盲目化现象 | 第15-18页 |
2.4.5 恋爱问题的处理多数是客观的,但存在非理性化现象 | 第18-19页 |
2.5 高年级与低年级女大学生恋爱观比较分析 | 第19-24页 |
2.5.1 相同之处 | 第19-21页 |
2.5.2 不同之处 | 第21-24页 |
3 “90 后”女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形成的原因 | 第24-31页 |
3.1 “90 后”女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4-29页 |
3.1.1 社会因素 | 第24-25页 |
3.1.2 学校因素 | 第25-26页 |
3.1.3 家庭因素 | 第26-28页 |
3.1.4 个人因素 | 第28-29页 |
3.2 高低年级女大学恋爱观现状差异的形成原因 | 第29-31页 |
3.2.1 社会阅历不同 | 第29页 |
3.2.2 受教育程度不同 | 第29-30页 |
3.2.3 受家庭因素的影响不同 | 第30页 |
3.2.4 心理承受能力不同 | 第30-31页 |
4 引导“90 后”女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原则和对策 | 第31-41页 |
4.1 引导“90 后”女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原则 | 第31-32页 |
4.1.1 坚持“理解与尊重相结合” | 第31页 |
4.1.2 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 第31页 |
4.1.3 坚持“与时俱进” | 第31-32页 |
4.2 引导“90 后”女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对策 | 第32-41页 |
4.2.1 社会方面 | 第32-33页 |
4.2.2 学校方面 | 第33-37页 |
4.2.3 家庭方面 | 第37-38页 |
4.2.4 个人方面 | 第38-41页 |
5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