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税源专业化管理背景下南安市地税局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状况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状况第12-14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4-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2 研究思路第15页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5-16页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6-25页
    2.1 核心概念第16-19页
        2.1.1 税收与税源第16-17页
        2.1.2 税源管理与税源专业化管理第17-18页
        2.1.3 税收管理员与税收管理员制度第18-19页
    2.2 理论基础第19-23页
        2.2.1 税源专业化管理理论的含义第19页
        2.2.2 税源专业化管理理论的提出背景和指导思想第19-20页
        2.2.3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主要特征第20-21页
        2.2.4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第21-23页
    2.3 税收管理员制度在税源专业化管理背景下变革的基本方向第23-25页
第3章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概况第25-34页
    3.1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情况第25-28页
        3.1.1 南安市基本概况第25页
        3.1.2 南安市经济税源分布情况第25-26页
        3.1.3 南安市地税局机构设置及税收征收情况第26-28页
    3.2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概况第28-34页
        3.2.1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员队伍规模第28页
        3.2.2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员人员结构第28-30页
        3.2.3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实施现状第30-34页
第4章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4-42页
    4.1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的主要问题第34-39页
        4.1.1 税收管理员执法风险巨大第34页
        4.1.2 税收管理员日常性和临时性工作任务繁重第34-36页
        4.1.3 税收管理员难于处理复杂情况第36-37页
        4.1.4 税收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第37-38页
        4.1.5 晋升考核监督机制不完善第38-39页
    4.2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9-42页
        4.2.1 当前制度下税收管理员责任过大第39-40页
        4.2.2 现行的税收管理员制度是管理职能分散的模式第40页
        4.2.3 分片管户模式不利于复杂条件下的税源管理第40-41页
        4.2.4 税收管理员力量分配不合理第41页
        4.2.5 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手段第41-42页
第5章 税源专业化管理背景下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完善对策第42-49页
    5.1 明晰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第42-43页
        5.1.1 建立健全纳税人自行申报制度第42页
        5.1.2 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财务核算制度第42-43页
    5.2 科学分类优化管理体制第43页
        5.2.1 实现差别化分类管理第43页
        5.2.2 全面落实团队管税第43页
    5.3 突出纳税遵从风险管理第43-45页
        5.3.1 建立差异化和递进式风险管理系统第43-44页
        5.3.2 建立“管服分离、专属结合”的征管体系第44-45页
    5.4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第45-46页
        5.4.1 优化机构岗位设置第45页
        5.4.2 加强办税服务厅职能建设第45页
        5.4.3 加快服务平台建设第45-46页
    5.5 建立健全数据分析和税源监控体系第46页
        5.5.1 强化涉税信息采集和质量管理第46页
        5.5.2 深化涉税信息分析应用第46页
    5.6 完善税收管理员考核体系第46-49页
        5.6.1 进一步完善岗责体系第46-47页
        5.6.2 强化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建设第47-49页
第6章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厦门海关服务体系优化研究
下一篇:地方政府优化行政审批服务研究--以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