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6-25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16-19页 |
2.1.1 税收与税源 | 第16-17页 |
2.1.2 税源管理与税源专业化管理 | 第17-18页 |
2.1.3 税收管理员与税收管理员制度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2.1 税源专业化管理理论的含义 | 第19页 |
2.2.2 税源专业化管理理论的提出背景和指导思想 | 第19-20页 |
2.2.3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主要特征 | 第20-21页 |
2.2.4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 | 第21-23页 |
2.3 税收管理员制度在税源专业化管理背景下变革的基本方向 | 第23-25页 |
第3章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概况 | 第25-34页 |
3.1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情况 | 第25-28页 |
3.1.1 南安市基本概况 | 第25页 |
3.1.2 南安市经济税源分布情况 | 第25-26页 |
3.1.3 南安市地税局机构设置及税收征收情况 | 第26-28页 |
3.2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概况 | 第28-34页 |
3.2.1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员队伍规模 | 第28页 |
3.2.2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员人员结构 | 第28-30页 |
3.2.3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实施现状 | 第30-34页 |
第4章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42页 |
4.1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的主要问题 | 第34-39页 |
4.1.1 税收管理员执法风险巨大 | 第34页 |
4.1.2 税收管理员日常性和临时性工作任务繁重 | 第34-36页 |
4.1.3 税收管理员难于处理复杂情况 | 第36-37页 |
4.1.4 税收管理力量相对薄弱 | 第37-38页 |
4.1.5 晋升考核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38-39页 |
4.2 南安市地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4.2.1 当前制度下税收管理员责任过大 | 第39-40页 |
4.2.2 现行的税收管理员制度是管理职能分散的模式 | 第40页 |
4.2.3 分片管户模式不利于复杂条件下的税源管理 | 第40-41页 |
4.2.4 税收管理员力量分配不合理 | 第41页 |
4.2.5 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手段 | 第41-42页 |
第5章 税源专业化管理背景下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完善对策 | 第42-49页 |
5.1 明晰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 | 第42-43页 |
5.1.1 建立健全纳税人自行申报制度 | 第42页 |
5.1.2 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财务核算制度 | 第42-43页 |
5.2 科学分类优化管理体制 | 第43页 |
5.2.1 实现差别化分类管理 | 第43页 |
5.2.2 全面落实团队管税 | 第43页 |
5.3 突出纳税遵从风险管理 | 第43-45页 |
5.3.1 建立差异化和递进式风险管理系统 | 第43-44页 |
5.3.2 建立“管服分离、专属结合”的征管体系 | 第44-45页 |
5.4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 第45-46页 |
5.4.1 优化机构岗位设置 | 第45页 |
5.4.2 加强办税服务厅职能建设 | 第45页 |
5.4.3 加快服务平台建设 | 第45-46页 |
5.5 建立健全数据分析和税源监控体系 | 第46页 |
5.5.1 强化涉税信息采集和质量管理 | 第46页 |
5.5.2 深化涉税信息分析应用 | 第46页 |
5.6 完善税收管理员考核体系 | 第46-49页 |
5.6.1 进一步完善岗责体系 | 第46-47页 |
5.6.2 强化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建设 | 第47-4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