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法治社会建设视野下的社会治理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9-11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1页
    第三节 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状况述评第11-18页
        一、国外相关研究第11-14页
        二、国内相关研究第14-18页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19页
        一、研究内容第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9-20页
第二章 法治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第20-35页
    第一节 法治社会与法治社会建设第20-24页
        一、“法治社会”的界定第20-21页
        二、法治社会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关系第21-23页
        三、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第23-24页
    第二节 社会治理及其基本特征第24-31页
        一、社会治理的理论溯源第24-29页
        二、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第29-30页
        三、现代社会治理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第30-31页
    第三节 法治社会建设与推进社会治理的关系第31-35页
        一、法治社会建设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前体条件第32-33页
        二、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33-34页
        三、法治社会是衡量社会治理的重要标准第34-35页
第三章 当前中国社会的法治现状对社会治理的影响第35-49页
    第一节 当前中国社会的新问题与社会治理的必要性第35-38页
        一、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权利意识的觉醒第35页
        二、政府管理的落伍与社会问题的滋生第35-37页
        三、法治精神的缺失与社会心态的乖戾第37-38页
        四、社会问题多样化呼唤社会治理第38页
    第二节 法治视野下的社会治理多种主体的应然关系第38-42页
        一、社会治理下多种主体的界定与依据第38-39页
        二、社会治理下多种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第39-41页
        三、社会治理下多种主体的联系与博弈第41-42页
    第三节 法治视野下的社会治理多元主体权利的实然状况第42-44页
        一、政府与社会之间治权失衡第42页
        二、公民自身权利得不到有效落实第42-44页
        三、企业权益缺乏法制保障第44页
    第四节 法治意识缺失对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影响第44-49页
        一、政府官员的“人治”思维对社会治理的干扰第45页
        二、市场主体的“傍权”意识对社会治理的影响第45-46页
        三、社会组织的“自卑”意识对社会治理的缺位第46-47页
        四、普通民众的“臣民”意识对社会治理的危害第47-49页
第四章 法治社会建设视野下推进社会治理的若干思考第49-62页
    第一节 以法治体系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第49-54页
        一、加强多元治理主体权力和权利的立法第49-51页
        二、保障多元治理主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51-52页
        三、通过司法独立为社会治理提供司法保障第52-53页
        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公平正义第53-54页
    第二节 以法治体系建设落实社会治理主体的权利第54-58页
        一、法治体系建设对政府与社团的治权分享的安排第54-55页
        二、法治体系建设对公民利益的保护与参与治理的引导第55-56页
        三、法治体系建设对企业权益的保障与参与治理的规范第56-58页
    第三节 以法治体系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的土壤改良第58-62页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第58页
        二、抑制官员的家长作风以培育公仆意识第58-60页
        三、尊重市场的主导地位以培育责任意识第60页
        四、培养公民人格以树立民众的公德意识第60-62页
第五章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冷战时期中越南海争端的地缘政治研究
下一篇:当代中国基层公务员公民监督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