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2页 |
二、关于国学教材的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海峡两岸两套高中国学教材简介 | 第13-16页 |
第一节 海峡两岸高中国学教材发展状况 | 第13-15页 |
一、台湾高中国学教材发展状况 | 第13页 |
二、大陆高中国学教材发展状况 | 第13-15页 |
第二节 海峡两岸两套高中国学教材简介 | 第15-16页 |
一、台湾龙腾版《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孟子》)简介 | 第15页 |
二、大陆中华书局版《中华文化基础教材》(《孟子》)简介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海峡两岸两套高中国学教材编排体例比较 | 第16-21页 |
第一节 海峡两岸两套高中国学教材的编纂依据 | 第16-18页 |
一、台湾龙腾版的编纂依据 | 第16页 |
二、大陆中华书局版的编纂依据 | 第16-17页 |
三、两套教材编写依据异同分析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海峡两岸两套高中国学教材构成形式 | 第18-21页 |
一、两套高中国学教材构成要素 | 第18页 |
二、台湾龙腾版教材构成形式简评 | 第18-19页 |
三、大陆中华书局版教材构成形式简评 | 第19-20页 |
四、两套高中国学教材构成形式异同分析 | 第20-21页 |
第四章 海峡两岸两套高中国学教材的选文系统比较 | 第21-27页 |
第一节 两套高中国学教材选文内容分布统计 | 第21-23页 |
第二节 两套高中国学教材选文系统异同分析 | 第23-27页 |
第五章 两套高中国学教材的助读、作业系统比较 | 第27-36页 |
第一节 两套高中国学教材的助读系统 | 第27-32页 |
一、台湾龙腾版国学教材的助读系统 | 第27-29页 |
二、大陆中华书局版国学教材的助读系统 | 第29-31页 |
三、两套高中国学教材助读系统的异同分析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两套高中国学教材的作业系统 | 第32-36页 |
一、台湾龙腾版教材的作业系统 | 第32-33页 |
二、大陆中华书局版教材的作业系统 | 第33-34页 |
三、两套高中国学教材作业系统的异同分析 | 第34-36页 |
第六章 学生、教师对《中华文化基础教材》的使用情况反馈 | 第36-43页 |
第一节 《中华文化基础教材》学生使用情况问卷反馈 | 第36-40页 |
第二节 两岸教师、学生对《中华文化基础教材》的使用情况访谈反馈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8页 |
附录一 | 第47-50页 |
附录二 | 第50-53页 |
附录三 | 第53-57页 |
附录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