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城市面源污染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内城市面源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外城市面源控制措施 | 第12-14页 |
1.3 城市面源污染的综合控制方法与途径 | 第14-17页 |
1.3.1 城市面源问题调查与诊断:流域综合评估体系 | 第15页 |
1.3.2 STS途径控制与空间处理链 | 第15-16页 |
1.3.3 技术选择与组合 | 第16-17页 |
1.4 城市面源污染处理系统概述 | 第17-20页 |
1.5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20页 |
1.5.2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5.3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4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32页 |
2.1 试验地点概况 | 第22-23页 |
2.2 试验装置设计思路 | 第23-26页 |
2.3 选择填料应考虑的因素 | 第26-27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27-32页 |
2.4.1 模拟降雨量装置 | 第27-29页 |
2.4.2 雨水检测方法 | 第29-30页 |
2.4.3 水质评价方法 | 第30-32页 |
3 降雨事件及雨水污染物特性分析 | 第32-43页 |
3.1 降雨事件分析 | 第32-34页 |
3.1.1 降雨天数与降雨量 | 第32-33页 |
3.1.2 降雨强度 | 第33-34页 |
3.2 地表径流污染物迁移形态特征 | 第34-35页 |
3.3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物初始冲刷规律 | 第35-39页 |
3.4 径流污染物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39-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新型雨水篦子对降雨径流水量的控制效能 | 第43-52页 |
4.1 以砾石填料填充廊道各工况下的削减 | 第44-45页 |
4.2 以活性炭填料填充廊道各工况下的削减 | 第45-46页 |
4.3 以石英砂填料填充廊道各工况下的削减 | 第46-47页 |
4.4 以鹅卵石填料填充廊道各工况下的削减 | 第47-48页 |
4.5 以陶粒填料填充廊道各工况下的削减 | 第48-49页 |
4.6 径流时间的延缓 | 第49-5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5 新型雨水篦子对降雨径流污染物的控制效能 | 第52-62页 |
5.1 以活化沸石为廊道的新型雨水篦子对径流水质的控制效果 | 第53-55页 |
5.2 以海绵铁为填料的新型雨水篦子对径流水质的控制效果 | 第55-58页 |
5.3 以陶粒为填料的新型雨水篦子对径流水质的控制效果 | 第58-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6 新型雨水篦子的设计维护 | 第62-64页 |
6.1 参数设计 | 第62-63页 |
6.2 新型雨水篦子的维护 | 第63-64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7.1 结论 | 第64-65页 |
7.2 建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相关科研项目 | 第70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报和获批的专利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