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 子午岭黑山羊羔羊育肥效果 | 第4-46页 |
| 摘要 | 第4-6页 |
| Summary | 第6-7页 |
| 缩略词表 | 第8-11页 |
| 1. 山羊肉用性能和肉品的研究进展 | 第11-22页 |
| 1.1 山羊产肉性能的研究 | 第11-12页 |
| 1.2 影响羔羊肉用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12-14页 |
| 1.3 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1.4 肉品质的评定指标 | 第15-17页 |
| 1.5 羊肉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1.6 肉品风味研究概述 | 第18-22页 |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 3.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第23页 |
| 3.2 试验羊只的选择与分组 | 第23页 |
| 3.3 饲养管理 | 第23-24页 |
| 3.4 观测指标与方法 | 第24-25页 |
| 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5-26页 |
| 4.结果与分析 | 第26-36页 |
| 4.1 羔羊育肥期生长结果 | 第26页 |
| 4.2 羔羊屠宰性能 | 第26-27页 |
| 4.3 羔羊肉品质测定结果 | 第27-28页 |
| 4.4 不饱和脂肪酸 | 第28-35页 |
| 4.5 风味物质 | 第35-36页 |
| 5. 讨论 | 第36-39页 |
| 5.1 生长性能和肉品质 | 第36-37页 |
| 5.2 脂肪酸 | 第37-38页 |
| 5.3 风味物质 | 第38-39页 |
| 6. 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 第二部分WFIKKN2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46-68页 |
| 1. WFIKKN2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46-51页 |
| 1.1 WFIKKN2蛋白质的结构 | 第46页 |
| 1.2 基因结构和表达 | 第46-47页 |
| 1.3 WFIKKN2基因的功能 | 第47-49页 |
| 1.4 PCR- SSCP技术的原理与过程概述 | 第49-51页 |
| 2. 目的意义 | 第51-52页 |
| 3.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52-59页 |
| 3.1 样本采集 | 第52页 |
| 3.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2页 |
| 3.3 主要试剂 | 第52页 |
| 3.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52-53页 |
| 3.5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53-54页 |
| 3.6 试验方法 | 第54-56页 |
| 3.7 WFIKKN2基因的SSCP检测 | 第56-57页 |
| 3.8 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 第57-59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 4.1 WFIKKN2基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页 |
| 4.2 SSCP检测结果 | 第59-61页 |
| 4.3 WFIKKN2基因第1内含子群体遗传学分析 | 第61-62页 |
| 5. 讨论 | 第62-65页 |
| 5.1 试验材料的选择 | 第62页 |
| 5.2 PCR扩增的常见问题分析 | 第62-63页 |
| 5.3 SSCP结果的可靠性 | 第63页 |
| 5.4 WFIKKN2基因遗传多态性 | 第63-64页 |
| 5.5 内含子的特性分析 | 第64-65页 |
| 6.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作者简介 | 第69-70页 |
| 导师简介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