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论文--碳C论文

新型碳晶体结构的第一性原理预测和设计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3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实验上已确认的碳同素异构体第12-14页
    1.3 实验上制备得到的未知碳晶体结构第14-19页
    1.4 理论工作中提出的碳晶体结构第19-33页
        1.4.1 三维全sp~3碳结构第20-25页
        1.4.2 三维sp~2-sp~3混合碳晶体结构第25-27页
        1.4.3 三维全sp~2碳晶体结构第27-33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3-34页
第2章 基本理论和方法简介第34-45页
    2.1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第34-39页
        2.1.1 多电子体系的量子力学描述第34-35页
        2.1.2 Born-Oppenheimer近似第35页
        2.1.3 Hartree-Fock近似第35-36页
        2.1.4 Hohenberg-Kohn定理第36-37页
        2.1.5 Kohn-sham方程及其自洽求解第37-38页
        2.1.6 交换关联项的处理第38-39页
        2.1.7 平面波赝势的引入第39页
    2.2 晶体结构预测理论、方法和软件介绍第39-40页
    2.3 晶体结构稳定性的评估第40-45页
        2.3.1 热力学稳定性第40-41页
        2.3.2 动力学稳定性第41-42页
        2.3.3 弹性力学稳定性第42-45页
第3章 基于冷压石墨的超硬碳晶体结构的预测第45-70页
    3.1 引言第45-47页
    3.2 石墨单层上下起伏的基本结构及其氢化产物石墨烷第47-52页
        3.2.1 结构模型的提出第47-49页
        3.2.2 稳定性评估第49页
        3.2.3 基本电子性质第49-51页
        3.2.4 六种基本构型的潜在学术价值第51-52页
    3.3 石墨层间杂化相变的超硬产物第52-63页
        3.3.1 AB-堆垛石墨层间直接杂化的 567 型超硬相H-碳和S-碳第53-56页
        3.3.2 AB-堆垛石墨层间滑移杂化的 468 型超硬相Z4-A3B1和A4-A2B2第56-59页
        3.3.3 AB-堆垛石墨层间滑移杂化的 567 型超硬相Z-ACA和Z-CACB第59-60页
        3.3.4 低能量的 585 型超硬碳晶体M-585第60-63页
    3.4 h-BN层间杂化相变的潜在产物bct-BN和Z-BN第63-65页
        3.4.1 研究背景第63页
        3.4.2 晶体结构第63-64页
        3.4.3 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第64-65页
        3.4.4 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能第65页
    3.5 冷压液态苯相变产物Hex-CH第65-69页
        3.5.1 研究背景第65-66页
        3.5.2 相变过程第66-68页
        3.5.3 Hex-CH稳定性的讨论第68-69页
        3.5.4 Hex-CH的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能第69页
    3.6 本章小节第69-70页
第4章 新型碳、硅功能材料的设计第70-84页
    4.1 引言第70-71页
    4.2 超硬导电立方碳C21-sc第71-78页
        4.2.1 晶体结构信息第71-74页
        4.2.2 稳定性分析第74-75页
        4.2.3 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能第75-77页
        4.2.4 实验证据第77-78页
    4.3 直接带隙或准直接带隙半导体硅第78-83页
        4.3.1 晶体结构和稳定性第79-81页
        4.3.2 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第81-82页
        4.3.3 关于实验的期望第82-83页
    4.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5章 全sp~2碳晶体结构的预测第84-106页
    5.1 引言第84-85页
    5.2.准二维全sp~2双层孔洞石墨烯胶囊第85-89页
        5.2.1 纳米缝纫方法的提出第85-86页
        5.2.2 结构模型与稳定性第86-88页
        5.2.3 基本的电子结构第88-89页
        5.2.4 潜在的应用前景第89页
    5.3 三维全sp~2碳晶体结构搜索第89-104页
        5.3.1 基本搜索方法介绍第89-92页
        5.3.2 立方晶系统中的系统搜索及结果第92-102页
        5.3.3 三维全sp~2半导体sp~2-diamond第102-104页
    5.4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6章 具有特殊对称性的碳晶体结构第106-117页
    6.1 引言第106-107页
    6.2 具有十二重衍射斑点的石墨第107-111页
        6.2.1 石墨同素异构体介绍第107-108页
        6.2.2 计算方法及参数验证第108页
        6.2.3 结构模型及其稳定性介绍第108-110页
        6.2.4 基本的电子结构第110-111页
        6.2.5 X-ray衍射图样第111页
    6.3 具有五重对称性的碳晶体第111-115页
        6.3.1 模型搭建方法第112-115页
        6.3.2 稳定性评估第115页
    6.4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17-120页
    7.1 总结第117-118页
    7.2 展望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4-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数阶扩散—波动方程和分数阶变分问题的高精度算法
下一篇:以资源为基础的中国烟草工业企业跨国成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