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钱基博经学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绪论第11-16页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第11-13页
        1、选题缘由第11-12页
        2、选题意义第12-13页
    (二) 选题研究现状第13-14页
        1、关于钱基博教育学思想的研究第13页
        2、关于钱基博国学思想的研究第13-14页
        3、关于钱基博文献学思想的研究第14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1、研究思路第14-15页
        2、研究方法第15页
    (四) 研究创新点与重难点第15-16页
一、钱基博所处时代背景及学术历程第16-23页
    (一) 时代背景第16-18页
        1、经学学理上的式微第16-18页
        2、经学制度与经学教育的式微第18页
    (二) 学术历程第18-23页
        1、幼承庭训,浸润家学第18-19页
        2、研习西学,军政幕僚第19-21页
        3、著作等身,桃李芬芳第21-23页
二、钱基博的四书研究第23-36页
    (一) 《大学》第23-26页
        1、阐明大学的宗旨第23-24页
        2、《大学》改本问题第24-25页
        3、《大学》的读法第25-26页
    (二) 《论语》第26-29页
        1、《论语》作者的考辨第26-28页
        2、《论语》的读法第28-29页
    (三) 《孟子》第29-32页
        1、由子升经第29-30页
        2、《孟子》作者之考辨第30-31页
        3、论孟的异同第31页
        4、性善论第31-32页
    (四) 《中庸》第32-36页
        1、“中”“庸”释义第32-33页
        2、《中庸》为子思所作第33-34页
        3、会通儒释道第34-36页
三、钱基博的五经研究第36-54页
    (一) 《易》第36-42页
        1、《周易》的作者及成书的考辨第36-37页
        2、“周”、“易”释义第37页
        3、卦、爻辞作者考辨第37-39页
        4、六经皆史第39-41页
        5、《老子》与《易》第41页
        6、《周易》为忧患之学第41-42页
    (二) 《诗》第42-43页
        1、诗经史第42页
        2、诗序作者问题第42-43页
    (三) 《书》第43-45页
        1、梅赜伪古文尚书问题第43-44页
        2、《尚书》中的政治思想第44-45页
    (四) 三《礼》第45-50页
        1、三《礼》史的梳理第45-46页
        2、《礼运》篇诸多问题第46-48页
        3、《昏义》所包含的婚姻观第48-49页
        4、对《礼记》文学性的点评第49-50页
    (五) 《春秋》第50-54页
        1、《春秋》学史第50-51页
        2、《春秋约纂》第51-54页
四、钱基博经学研究的特点及治经方法第54-62页
    (一) 释“经”第54-55页
    (二) 国学的核心是经学第55-56页
    (三) 独特的经学史第56-58页
    (四) 五经不必精贯,四书必当熟览第58-59页
    (五) 治经方法第59-62页
        1、从小学入手第59-60页
        2、勿争门户,力求会通第60-62页
五、钱基博经学的历史定位及总体评价第62-65页
    (一) 经学思想的历史地位第62页
    (二) 经学的总体评价第62-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后记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孙衣言研究
下一篇:美国家庭跨国领养华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