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衣言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0-12页 |
二、学术前史 | 第12-15页 |
三、研究方案 | 第15-16页 |
四、研究存在的困难与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孙衣言生平及考证 | 第17-28页 |
一、生平 | 第17-19页 |
1、求举时期 | 第17-18页 |
2、仕宦生涯 | 第18-19页 |
3、归隐时期 | 第19页 |
二、涉孙衣言生平著作针砭 | 第19-28页 |
1、关于名“克绳”的问题 | 第19-20页 |
2、关于字和号的问题 | 第20-21页 |
3、关于孙衣言入幕问题 | 第21-24页 |
4、关于孙衣言在《清史稿》中传记问题 | 第24-26页 |
5、关于孙衣言信佛问题 | 第26-28页 |
第二章、孙衣言之学术活动 | 第28-41页 |
一、编撰活动 | 第28-34页 |
二、刊刻活动 | 第34-35页 |
三、校勘活动 | 第35-36页 |
四、藏书活动 | 第36-41页 |
第三章、孙衣言之治学 | 第41-61页 |
一、文章 | 第41-47页 |
1、师法乎上,杂糅各家 | 第42-45页 |
2、文章义法,有取桐城 | 第45-46页 |
3、学宗宋儒,排斥汉学 | 第46-47页 |
二、诗歌 | 第47-55页 |
1、长于诗,短于词 | 第49-50页 |
2、诗境多变,诸体并趋 | 第50-51页 |
3、黄门受诗,古体有法 | 第51-53页 |
4、近似山谷,心仪东坡 | 第53-55页 |
5、酬和弥多,禁体之累 | 第55页 |
三、永嘉经制之学 | 第55-61页 |
1、服膺胡瑗,溯源明旨 | 第56-58页 |
2、重视史志,表章经制 | 第58-59页 |
3、能究永嘉之学,难通古今之变 | 第59-61页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