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青少年问题论文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以长沙市芙蓉区N小学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3页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页
        (一)研究背景第8页
        (二)研究意义第8页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8-9页
        (一)研究思路第8-9页
        (二)研究方法第9页
    三、文献综述第9-13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9-10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0-13页
第一章 N小学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第13-22页
    一、长沙市N小学的基本概况第13页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13-15页
    三、N小学流动儿童城市生活现状第15-19页
        (一)生活习惯适应方面第15-17页
        (二)学习成绩与环境方面第17-18页
        (三)心理认知方面第18-19页
    四、N小学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9-22页
        (一)个人因素第20页
        (二)家庭影响因素第20-21页
        (三)城市群体排斥因素第21-22页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流动儿童服务策略第22-29页
    一、以增能为目标开展个案工作第22-25页
        (一)案主基本资料第22页
        (二)背景资料第22-23页
        (三)个案预估第23页
        (四)介入目标第23页
        (五)干预过程第23-24页
        (六)结案与评估第24-25页
    二、以成长互助为目标开展小组工作第25-27页
        (一)小组设计第25-26页
        (二)小组过程第26页
        (三)小组效果评估第26-27页
    三、社区工作的介入策略第27-29页
        (一)建立专业关系第27页
        (二)收集与分析资料第27页
        (三)制定服务计划第27-28页
        (四)实施策略第28-29页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流动儿童服务项目的评估与反思第29-33页
    一、服务项目的成效评估第29-31页
        (一)服务对象自身的改变评估第29-30页
        (二)社会工作者自身评估第30-31页
        (三)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第31页
    二、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流动儿童服务的反思第31-33页
        (一)细化服务模式第31页
        (二)合理预测计划变动第31页
        (三)构建外部支持网络第31-32页
        (四)构建金字塔式专业志愿服务模式第32页
        (五)健全社会支持系统第32-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附录第36-43页
    附录一:小组计划书第36-37页
    附录二:小组活动第37-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永年县为例
下一篇:探究中学美术课堂学生问题行为产生原因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