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3页 |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8页 |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一)研究思路 | 第8-9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9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N小学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13-22页 |
| 一、长沙市N小学的基本概况 | 第13页 |
|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13-15页 |
| 三、N小学流动儿童城市生活现状 | 第15-19页 |
| (一)生活习惯适应方面 | 第15-17页 |
| (二)学习成绩与环境方面 | 第17-18页 |
| (三)心理认知方面 | 第18-19页 |
| 四、N小学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22页 |
| (一)个人因素 | 第20页 |
| (二)家庭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 (三)城市群体排斥因素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流动儿童服务策略 | 第22-29页 |
| 一、以增能为目标开展个案工作 | 第22-25页 |
| (一)案主基本资料 | 第22页 |
| (二)背景资料 | 第22-23页 |
| (三)个案预估 | 第23页 |
| (四)介入目标 | 第23页 |
| (五)干预过程 | 第23-24页 |
| (六)结案与评估 | 第24-25页 |
| 二、以成长互助为目标开展小组工作 | 第25-27页 |
| (一)小组设计 | 第25-26页 |
| (二)小组过程 | 第26页 |
| (三)小组效果评估 | 第26-27页 |
| 三、社区工作的介入策略 | 第27-29页 |
| (一)建立专业关系 | 第27页 |
| (二)收集与分析资料 | 第27页 |
| (三)制定服务计划 | 第27-28页 |
| (四)实施策略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流动儿童服务项目的评估与反思 | 第29-33页 |
| 一、服务项目的成效评估 | 第29-31页 |
| (一)服务对象自身的改变评估 | 第29-30页 |
| (二)社会工作者自身评估 | 第30-31页 |
| (三)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 | 第31页 |
| 二、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流动儿童服务的反思 | 第31-33页 |
| (一)细化服务模式 | 第31页 |
| (二)合理预测计划变动 | 第31页 |
| (三)构建外部支持网络 | 第31-32页 |
| (四)构建金字塔式专业志愿服务模式 | 第32页 |
| (五)健全社会支持系统 | 第32-33页 |
| 结语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附录 | 第36-43页 |
| 附录一:小组计划书 | 第36-37页 |
| 附录二:小组活动 | 第37-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