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CSR的加筋板格非线性屈曲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2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6页 |
| ·屈曲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共同结构规范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6页 |
| ·船体结构屈曲的研究现状 | 第16-25页 |
| ·屈曲的定义 | 第16页 |
| ·屈曲的分类 | 第16页 |
| ·屈曲极限强度的研究方法 | 第16-22页 |
| ·屈曲研究现状 | 第22页 |
| ·具有缺陷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 ·屈曲问题的研究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 ·共同结构规范研究现状 | 第25页 |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 2 船体板屈曲分析 | 第26-44页 |
| ·板的屈曲特点及大挠度理论 | 第26-28页 |
| ·板的大挠度理论 | 第26-27页 |
| ·板屈曲特点 | 第27-28页 |
| ·板格屈曲分析的基本假设 | 第28-31页 |
| ·几何属性和材料属性 | 第28-29页 |
| ·边界条件 | 第29-30页 |
| ·载荷 | 第30-31页 |
| ·初始缺陷分析 | 第31-34页 |
| ·初始几何变形 | 第31-32页 |
| ·初始残余应力 | 第32-33页 |
| ·初始缺陷的经验公式 | 第33-34页 |
| ·考虑初始缺陷的板格极限强度 | 第34页 |
| ·加筋板屈曲强度分析 | 第34-40页 |
| ·加筋板的失效模式 | 第34-35页 |
| ·板格极限强度的校核标准 | 第35-38页 |
| ·纵向载荷和侧向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加筋板的极限强度 | 第38-40页 |
| ·结构非线性屈曲分析方法 | 第40-44页 |
| ·特征值(线性)屈曲分析 | 第40-41页 |
| ·非线性屈曲分析 | 第41-44页 |
| 3 共同结构规范的屈曲强度分析 | 第44-53页 |
| ·共同结构规范简介 | 第44页 |
| ·形状不规则板的等效 | 第44-47页 |
| ·JTP | 第44-45页 |
| ·JBP | 第45-46页 |
| ·HCSR | 第46-47页 |
| ·基本板格的单向屈曲 | 第47-51页 |
| ·JTP | 第47-48页 |
| ·JBP | 第48-49页 |
| ·HCSR | 第49-51页 |
| ·有限元分析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4 加强筋倾斜对板极限强度的影响 | 第53-61页 |
| ·引言 | 第53-54页 |
| ·基本定义 | 第54-58页 |
| ·几何模型及属性 | 第54页 |
| ·坐标系统及有限元的网格类型 | 第54-55页 |
| ·边界条件 | 第55-56页 |
| ·计算工况 | 第56页 |
| ·非线性瞬态分析步骤 | 第56-58页 |
| ·各种因素对板极限强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 ·不同倾斜角度对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 ·不同腹板高度对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 | 第59页 |
| ·不同板格长度对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