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背景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绪论 | 第8-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页 |
1.3 创新与不足 | 第9-10页 |
2、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2.1 并购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2.1.1 兼并 | 第10-11页 |
2.1.2 收购 | 第11页 |
2.2 并购绩效概念及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2.2.1 并购绩效概念界定 | 第11页 |
2.2.2 并购绩效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2.3 政府背景与企业并购 | 第13-15页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2.4 其他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 | 第15-16页 |
2.4.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页 |
2.4.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3、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分类及风险分析 | 第16-21页 |
3.1 国有企业概念 | 第16页 |
3.2 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并购分类 | 第16-18页 |
3.2.1 国有企业并购国有企业 | 第17页 |
3.2.2 国有企业并购非国有企业 | 第17页 |
3.2.3 非国有企业并购国有企业 | 第17-18页 |
3.3 企业并购的风险 | 第18-21页 |
3.3.0 企业并购风险概述 | 第18页 |
3.3.1 国有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风险 | 第18-19页 |
3.3.2 国有企业并购非国有企业的风险 | 第19页 |
3.3.3 非国有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风险 | 第19-20页 |
3.3.4 小结 | 第20-21页 |
4、变量定义及模型构建 | 第21-28页 |
4.1 影响企业并购前后股票表现的因素研究 | 第21-26页 |
4.1.1 热政治期、冷政治期 | 第21-23页 |
4.1.2 政治关联度 | 第23页 |
4.1.3 交易特征 | 第23-25页 |
4.1.4 公司特征 | 第25页 |
4.1.5 行业因素、年份数据 | 第25-26页 |
4.2 变量定义 | 第26-27页 |
4.2.1 因变量定义 | 第26页 |
4.2.2 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定义 | 第26-27页 |
4.3 模型构建 | 第27-28页 |
5、实证研究 | 第28-40页 |
5.1 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5.2 样本筛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9-31页 |
5.2.1 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 第29-30页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5.3 单变量分析 | 第31-36页 |
5.3.1 自变量的单变量分析 | 第31-32页 |
5.3.2 因变量的单变量分析 | 第32页 |
5.3.3 短期股票超常收益率分类比较 | 第32-33页 |
5.3.4 长期股票超常收益率分类比较 | 第33-36页 |
5.4 多元线性回归 | 第36-39页 |
5.4.1 短期股票超常收益率回归分析 | 第36-39页 |
5.4.2 长期股票超常收益率回归分析 | 第39页 |
5.5 小结 | 第39-40页 |
6、 财务分析 | 第40-44页 |
6.1 盈利能力分析 | 第40-41页 |
6.2 偿债能力分析 | 第41-42页 |
6.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42-43页 |
6.4 现金流质量分析 | 第43-44页 |
6.5 小结 | 第44页 |
7、研究结论分析与对策建议 | 第44-48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7.2 对策建议 | 第45-48页 |
7.2.1 企业应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 第45-46页 |
7.2.2 抓好并购之后的整合工作 | 第46页 |
7.2.3 正确发挥政府在并购中的作用 | 第46-47页 |
7.2.4 鼓励非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 | 第47页 |
7.2.5 完善并购法律法规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