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司法拍卖制度及其完善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一、民事司法拍卖制度概述 | 第11-15页 |
(一)民事司法拍卖界定 | 第11-12页 |
1.民事司法拍卖的概念 | 第11页 |
2.民事司法拍卖与法定拍卖的异同 | 第11-12页 |
3.民事司法拍卖与商业拍卖的异同 | 第12页 |
(二)民事司法拍卖的性质 | 第12-14页 |
1.私法说 | 第12-13页 |
2.公法说 | 第13页 |
3.折衷说 | 第13-14页 |
4.本文的观点 | 第14页 |
(三)民事司法拍卖应体现的价值 | 第14-15页 |
1.司法拍卖应体现法院中立性 | 第14页 |
2.司法拍卖应体现强制执行的公益性与公信力 | 第14-15页 |
3.司法拍卖应体现程序正义 | 第15页 |
二、民事司法拍卖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15-18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司法拍卖立法例 | 第15-17页 |
1.德国的民事司法拍卖制度 | 第15-16页 |
2.法国的民事执行拍卖制度 | 第16页 |
3.日本的民事执行拍卖制度 | 第16-17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司法拍卖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17-18页 |
1.拍卖程序方面 | 第17页 |
2.权利救济方面 | 第17-18页 |
三、我国民事司法拍卖制度现状考察及存在问题 | 第18-24页 |
(一)我国民事司法拍卖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8-19页 |
(二)我国民事司法拍卖制度的区域实践 | 第19-21页 |
1.上海模式 | 第19-20页 |
2.重庆模式 | 第20-21页 |
3.浙江模式 | 第21页 |
(三) 我国民事司法拍卖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1.司法拍卖中各主体权利责任划分不合理 | 第21-22页 |
2.司法拍卖程序立法框架化规范不统一 | 第22-23页 |
3.司法拍卖救济制度不健全操作性有待提高 | 第23-24页 |
4.司法拍卖监督体系不完善纠错不及时 | 第24页 |
四、完善我国民事司法拍卖制度的思考 | 第24-28页 |
(一)确定司法拍卖中各主体权利责任范围 | 第24-25页 |
1.明确划分委托拍卖中法院与拍卖机构各自责任 | 第24-25页 |
2.赋予执行当事人更多自主处分权提高参与度 | 第25页 |
(二) 细化程序立法建立统一规范 | 第25-27页 |
1.丰富保留价条文提高定价准确性 | 第25-26页 |
2.规定拍卖公告示范文本保证公告真实即时 | 第26页 |
3.依据标的物特点选取多样拍卖方式竞价方式 | 第26页 |
4.明确收费标准规范评估收费与拍卖收费 | 第26-27页 |
(三)完善民事司法拍卖的救济制度 | 第27页 |
1.司法拍卖程序性救济方式——执行异议 | 第27页 |
2.司法拍卖实体性救济方式——异议之诉 | 第27页 |
(四)建立立体的民事司法拍卖监督体系 | 第27-28页 |
1.法院系统的监督 | 第27-28页 |
2.检察监督与其他监督 | 第28页 |
结语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