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社会网络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摘要第6-9页
英文摘要第9-11页
导论第12-22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8页
        1.1.1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第12-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8页
    第二节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第18-21页
        1.2.1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第18-21页
        1.2.2 研究方法第21页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第21-22页
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研究文献综述第22-41页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经典解释第22-25页
        2.1.1 信息不对称问题描述第22-23页
        2.1.2 交易成本第23-24页
        2.1.3 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第24-25页
    2.2 信息不对称经典解决办法第25-29页
        2.2.1 信息不对称和中小企业融资第25页
        2.2.2 逆向选择第25-27页
        2.2.3 团体贷款第27-28页
        2.2.4 担保制度第28页
        2.2.5 信用联社第28-29页
    2.3 社会资本融资理论第29-35页
        2.3.1 社会资本第30页
        2.3.2 社会资本与社会行为规范第30-31页
        2.3.3 信息扩散第31-34页
        2.3.4 社会关联与中小企业融资第34-35页
    2.4 企业融资约束的特殊性理论——政治优序融资第35-38页
    2.5 理论创新与研究工作第38-41页
第三章 中小企业与金融脱媒现象关系的理论探讨第41-54页
    3.1 前言第41页
    3.2 文献综述第41-43页
    3.3 局部均衡视角的金融脱媒现象的解释第43-50页
        3.3.1 从银行中介视角看金融脱媒现象第43-44页
        3.3.2 资金提供者视角看金融脱媒现象第44-48页
        3.3.3 从资金需求者角度看金融脱媒第48-49页
        3.3.4 一般均衡的分析第49-50页
    3.4 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脱媒现象的影响第50-52页
        3.4.1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第50-51页
        3.4.2 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定位第51-52页
        3.4.3 在互联网技术冲击下金融脱媒现象的发展趋势第52页
    3.5 研究结论第52-54页
第四章 中小企业融资路径的理论分析第54-65页
    4.1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理论描述第54-56页
    4.2 国外比较研究第56-58页
    4.3 社会网络资本化第58-59页
    4.4 信用背书及银行业竞争第59-63页
    4.5 结语第63-65页
第五章 政治关联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社会关系影响的实证分析第65-78页
    5.1 引言第65-67页
    5.2 文献综述第67-69页
    5.3 理论模型第69-71页
    5.4 实证分析第71-77页
    5.5 结论第77-78页
第六章 社会化网络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研究第78-95页
    6.1 相关文献综述第79-81页
    6.2 网络结构分析第81-88页
    6.3 实证分析第88-94页
    6.4 结论第94-95页
第七章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调研研究-基于山东某地的实证分析第95-108页
    7.1 引言第95页
    7.2 文献综述第95-97页
        7.2.1 国外文献第95-96页
        7.2.2 国内文献第96-97页
    7.3 我国金融体系与中小企业融资第97-101页
        7.3.1 主银行的借贷模式与中小企业融资第98页
        7.3.2 国有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第98-99页
        7.3.3 地方性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第99-101页
        7.3.4 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第101页
    7.4 数据和计量方法说明第101-104页
    7.5 实证结果分析第104-106页
    7.6 主要结论第106-108页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08-114页
    8.1 研究结论第108-110页
    8.2 政策建议第110-113页
    8.3 研究展望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3页
    中文文献第114-116页
    外文文献第116-123页
附录第123-127页
    网络分析方法第123-125页
    网络结构第125-126页
    网络关联性第126-127页
后记第127-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方法研究
下一篇:我国媒体与化解拆迁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