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课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10-15页 |
三、写作思路 | 第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一章 陈云财政平衡思想形成的主要历程 | 第17-33页 |
第一节 财政平衡思想的萌芽 | 第17-21页 |
一、萌芽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任务 | 第18-19页 |
二、财政平衡思想萌芽 | 第19-21页 |
第二节 财政平衡思想的基本形成 | 第21-26页 |
一、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任务 | 第21-23页 |
二、财政平衡思想的基本形成 | 第23-26页 |
第三节 财政平衡思想经受考验和发展 | 第26-33页 |
一、历史背景与历史任务 | 第26-28页 |
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财政平衡思想经受考验 | 第28-29页 |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财政平衡思想进一步发展 | 第29-33页 |
第二章 陈云财政平衡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3-43页 |
第一节 什么是财政平衡 | 第33-35页 |
一、财政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 | 第33-34页 |
二、财政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 第34页 |
三、财政平衡是一种全局平衡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为什么要财政平衡 | 第35-37页 |
一、财政平衡是综合平衡的关键 | 第35-36页 |
二、财政平衡是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前提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如何做到财政平衡 | 第37-43页 |
一、财政全局观 | 第37-40页 |
二、党要管预算,要重视税收工作 | 第40-43页 |
第三章 陈云财政平衡思想的理论地位和历史作用 | 第43-53页 |
第一节 财政平衡思想的理论地位 | 第43-45页 |
一、陈云的财政思想 | 第43-45页 |
二、财政平衡思想是财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45页 |
第二节 财政平衡思想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作用 | 第45-53页 |
一、革命战争时期的作用 | 第46-47页 |
二、建国初期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作用 | 第47-49页 |
三、大跃进后的作用 | 第49-50页 |
四、对我国20世纪末最后20年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 | 第50-53页 |
第四章 陈云财政平衡思想的当代实践及其启示 | 第53-61页 |
第一节 财政平衡思想的当代实践 | 第53-56页 |
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财政平衡政策调整的实践 | 第53-55页 |
二、整顿财税秩序,加强税收管理 | 第55-56页 |
第二节 财政平衡思想当代实践的启示 | 第56-61页 |
一、与时俱进调整财政政策,实现中国经济大变革大发展 | 第57-58页 |
二、力争财政平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