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多楔带传动系统简介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旋转运动模型 | 第13页 |
·轮-带耦合振动模型 | 第13-16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6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多楔带传动系统轮带耦合振动的实验研究 | 第18-27页 |
·引言 | 第18页 |
·实测对象与方法 | 第18-22页 |
·多楔带传动系统轮带耦合振动实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张紧器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实测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从动轮的旋转角度波动 | 第22页 |
·从动轮-带滑移率 | 第22-23页 |
·带 1 横向振动固有频率 | 第23-24页 |
·张紧臂摆角阶次分析 | 第24-25页 |
·张紧器摆角—扭矩迟滞特性测试结果 | 第25页 |
·张紧器动刚度测试结果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多楔带传动系统轮带耦合振动的建模及计算方法 | 第27-47页 |
·引言 | 第27页 |
·三轮SBAD系统建模及求解方法 | 第27-33页 |
·研究对象及模型 | 第27-29页 |
·应用Galerkin法将带的连续方程离散化 | 第29-31页 |
·系统振动方程组求解 | 第31-32页 |
·从动轮与带之间滑移率的数学模型 | 第32-33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3-45页 |
·从动轮旋转角度波动 | 第33-34页 |
·带1 中点横向振动位移 | 第34-35页 |
·张紧臂摆动角度 | 第35-36页 |
·系统的固有频率 | 第36-39页 |
·从动轮与带之间的滑移率 | 第39-42页 |
·弦线模型与梁模型的结果对比分析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粘弹性轴向运动弦线横向振动的建模与求解 | 第47-58页 |
·引言 | 第47页 |
·粘弹性轴向运动弦线横向振动的建模 | 第47-49页 |
·微分型本构关系 | 第48-49页 |
·积分型本构关系 | 第49页 |
·微分型粘弹性轴向运动弦线横向振动的求解方法 | 第49-53页 |
·微分型粘弹性轴向运动弦线横向振动方程的无量纲化 | 第49-50页 |
·基于Standard模型的直接差分方法 | 第50-52页 |
·基于Standard模型的4 阶Runge—Kutta方法 | 第52-53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3-57页 |
·直接差分离散法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3-55页 |
·经典4 阶Runge-Kutta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张紧器摆角-扭矩的迟滞特性的建模及应用 | 第58-76页 |
·引言 | 第58-59页 |
·张紧器摆角—扭矩迟滞特性的测试 | 第59-61页 |
·张紧器摆角—扭矩迟滞特性的建模 | 第61-63页 |
·张紧器的模型 | 第61页 |
·双折线迟滞模型 | 第61-63页 |
·张紧器模型的参数识别 | 第63-66页 |
·目标函数 | 第63-64页 |
·PSO算法 | 第64-65页 |
·张紧器模型参数识别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张紧器摆角—扭矩模型的应用 | 第66-72页 |
·多楔带传动系统旋转振动的测试 | 第67页 |
·多楔带传动系统的旋转运动方程 | 第67-69页 |
·多楔带传动系统的旋转运动响应的计算方法 | 第69-72页 |
·张紧臂粘滑运动计算方法的验证及干摩擦的影响分析 | 第72-74页 |
·张紧臂粘滑运动计算方法的验证 | 第72-73页 |
·干摩擦对张紧臂运动响应的影响 | 第73-74页 |
·干摩擦对带中张力波动的影响 | 第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全文总结 | 第76-77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件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