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材料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半导体材料特性的光载流子辐射检测技术研究

致谢第3-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半导体材料载流子输运参数第13-14页
    1.3 半导体材料检测技术的分类第14-15页
    1.4 光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第15-23页
        1.4.1 光电导技术第15-17页
        1.4.2 调制光反射技术第17-18页
        1.4.3 自由载流子吸收技术第18-20页
        1.4.4 光热辐射技术第20-22页
        1.4.5 光致发光技术第22-23页
    1.5 光载流子辐射技术研究进展第23-25页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2 非线性光载流子辐射技术理论基础第27-45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光载流子产生和复合理论第27-32页
    2.3 光载流子输运理论第32-36页
        2.3.1 载流子的漂移和扩散第32-33页
        2.3.2 载流子输运方程求解第33-36页
    2.4 光载流子辐射理论第36-39页
        2.4.1 Planck辐射理论第36-39页
        2.4.2 光载流子辐射信号第39页
    2.5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第39-44页
        2.5.1 光载流子空间分布第40-41页
        2.5.2 掺杂浓度对PCR信号的影响第41页
        2.5.3 PCR信号功率非线性效应第41-43页
        2.5.4 非线性效应对参数测量的影响第43-44页
    2.6 本章小结第44-45页
3 多光斑光载流子辐射技术第45-66页
    3.1 引言第45页
    3.2 测量系统的仪器频率响应问题第45-48页
    3.3 多光斑光载流子辐射技术原理第48-49页
    3.4 载流子输运参数的获取第49-50页
    3.5 多光斑光载流子辐射仿真分析第50-56页
        3.5.1 激励光光斑尺寸对信号的影响第50-51页
        3.5.2 载流子寿命对信号的影响第51-52页
        3.5.3 载流子扩散系数对信号的影响第52页
        3.5.4 前表面复合速率对信号的影响第52-53页
        3.5.5 载流子输运参数测量灵敏度分析第53-56页
    3.6 实验测量系统与应用第56-65页
        3.6.1 实验测量系统第56-57页
        3.6.2 理论假设的实验验证第57-59页
        3.6.3 载流子输运参数的测量第59-65页
    3.7 本章小结第65-66页
4 稳态光载流子辐射成像技术第66-81页
    4.1 引言第66-67页
    4.2 稳态光载流子辐射成像技术原理第67页
    4.3 稳态光载流子辐射仿真分析第67-71页
        4.3.1 载流子寿命对信号的影响第68页
        4.3.2 载流子扩散系数对信号的影响第68-69页
        4.3.3 前表面复合速率对信号的影响第69-70页
        4.3.4 后表面复合速率对信号的影响第70页
        4.3.5 掺杂浓度对信号的影响第70-71页
    4.4 在单晶硅测量中的应用第71-75页
        4.4.1 实验系统第71-72页
        4.4.2 成像系统中的非线性测量结果第72-73页
        4.4.3 载流子输运参数的测量第73-74页
        4.4.4 与多光斑光载流子辐射技术测量结果比较分析第74-75页
    4.5 在离子注入退火测量中的应用第75-80页
        4.5.1 离子注入剂量的监测第76-78页
        4.5.2 离子注入能量的监测第78-79页
        4.5.3 离子注入样品退火温度的监测第79-80页
    4.6 本章小结第80-81页
5 光载流子辐射技术在光诱导缺陷和超浅结准分子激光退火中的应用第81-102页
    5.1 引言第81-82页
    5.2 光载流子辐射技术测量光诱导缺陷第82-92页
        5.2.1 光诱导B-O缺陷的相关特性第82-83页
        5.2.2 光诱导B-O缺陷的光载流子辐射测量模型第83-85页
        5.2.3 硼掺杂直拉单晶硅中光诱导B-O缺陷实验分析第85-89页
        5.2.4 超浅结中光诱导B-O缺陷分析第89-92页
    5.3 光载流子辐射技术监测准分子激光退火第92-101页
        5.3.1 准分子激光退火仿真分析第92-94页
        5.3.2 准分子激光退火实验结果分析第94-101页
    5.4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02-105页
    6.1 论文主要工作第102-103页
    6.2 本论文创新点第103页
    6.3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24页
附录A 稳态光激发三维载流子输运方程解第124-125页
附录B 单晶硅的光学常数和吸收系数第125-126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6-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宁风理肺汤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火山喷出物发育土壤的比重及颗粒组成的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