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网络教学方法研究与设计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2页
    1.4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5 研究方法第13-14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4-20页
    2.1 基本概念第14-18页
        2.1.1 网络教学的概念及其特点第14-16页
        2.1.2 网络教学的教学优势第16-18页
    2.2 理论基础第18-20页
        2.2.1 翻转课堂第18-19页
        2.2.2 泛在学习理论第19页
        2.2.3 混合式学习理论第19-20页
3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现状第20-24页
    3.1 教学现状第20-21页
        3.1.1 教学内容方面第20页
        3.1.2 教学方法方面第20-21页
        3.1.3 教学媒体方面第21页
        3.1.4 教学评价方面第21页
    3.2 存在的问题第21-24页
        3.2.1 重视程度不高第21-22页
        3.2.2 师资力量不足第22页
        3.2.3 教学方法陈旧第22-24页
4 网络教学方法研究第24-28页
    4.1 网络教学方法设计原则第24-25页
        4.1.1 主体性原则第24页
        4.1.2 开放性原则第24页
        4.1.3 互动性原则第24-25页
        4.1.4 可操作性原则第25页
    4.2 网络教学方法形式第25-28页
        4.2.1 网络自主学习第25-26页
        4.2.2 网络讲授法第26页
        4.2.3 网络讨论式教学第26-27页
        4.2.4 网络任务驱动式教学第27-28页
5 网络教学方法设计第28-46页
    5.1 前期分析第28-31页
        5.1.1 教学现状第28页
        5.1.2 教学改革第28-29页
        5.1.3 学习者分析第29-30页
        5.1.4 期望需求第30-31页
    5.2 教学过程设计第31-39页
        5.2.1 实时课堂第32-34页
        5.2.2 网络课堂第34-39页
        5.2.3 互联网学习第39页
    5.3 具体案例设计第39-43页
        5.3.1 前期分析第39-40页
        5.3.2 教学过程设计第40-43页
    5.4 小结第43-46页
6 总结与展望第46-48页
    6.1 研究总结与不足第46页
    6.2 研究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后记(含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契约—侵权体系划分下的保护义务--以与安全保障义务的比较为视角
下一篇:合作社发展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