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动力机械论文

流体驱动微涡轮的制备和转动性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微尺度下的驱动技术第10-15页
        1.2.1 磁驱动技术第10-11页
        1.2.2 电驱动技术第11-12页
        1.2.3 光驱动技术第12-13页
        1.2.4 化学驱动技术第13-14页
        1.2.5 流体驱动技术第14-15页
    1.3 微细加工技术第15-20页
        1.3.1 硅微加工技术第15-16页
        1.3.2 LIGA技术第16页
        1.3.3 灰度光刻技术第16-17页
        1.3.4 微立体光刻技术第17-18页
        1.3.5 双光子聚合技术第18-20页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微涡轮结构的设计及加工前的准备第21-24页
    2.1 微涡轮结构设计软件简介第21-22页
    2.2 光刻胶的制备第22-23页
    2.3 微涡轮的流体驱动方式第23-24页
第三章 微涡轮结构的制备与旋转性能测试第24-42页
    3.1 飞秒激光加工技术简介第24-25页
    3.2 微涡轮结构的制备过程第25-26页
    3.3 微涡轮结构的旋转性能测试第26-38页
        3.3.1 流体流速对微涡轮转速的影响第26-30页
        3.3.2 微涡轮结构的能量转换效率第30-31页
        3.3.3 微涡轮结构的旋转方向与叶片偏转方向的关系第31-32页
        3.3.4 微涡轮叶片偏转角度对微涡轮转速的影响第32-34页
        3.3.5 微涡轮叶片长度对微涡轮转速的影响第34-36页
        3.3.6 微涡轮叶片数量对微涡轮转速的影响第36-38页
    3.4 双涡轮系统的制备第38-41页
    3.5 本章总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微涡轮结构用于微通道内的流体检测第42-51页
    4.1 研究背景及实验方法简介第42页
    4.2 SU-8 微通道的制备第42-44页
    4.3 微通道内微涡轮结构的制备及封装第44-45页
    4.4 通道内微涡轮结构的旋转性能测试第45-48页
    4.5 原理性研究第48-49页
    4.6 本章总结第49-51页
总结及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弯振复合型压电驱动器的激励方法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自适应红外瓦斯检测系统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