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小学校园文化艺术性的研究--成都市A小学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3页
    1.1 引言第9-12页
        1.1.1 选题缘由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校园文化研究综述第12-17页
        1.2.1 对校园文化的结构和形式的研究第13-14页
        1.2.2 对校园文化的功能的研究第14-15页
        1.2.3 对校园文化的建设的研究第15-17页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第17页
    1.3 核心概念界定第17-20页
        1.3.1 文化第17-18页
        1.3.2 校园文化第18页
        1.3.3 艺术性第18-19页
        1.3.4 符号第19-20页
    1.4 研究方法第20-23页
        1.4.1 研究设计思路第20-21页
        1.4.2 研究对象选择第21页
        1.4.3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1-22页
        1.4.4 研究方法第22-23页
2. 小学校园文化艺术性的现状第23-32页
    2.1 学校对表层符号系统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缺乏活力和渲染力 .. 15第23-27页
        2.1.1 校园建筑符号第23-25页
        2.1.2 绿化符号第25-26页
        2.1.3 雕塑符号第26-27页
    2.2 基本建立了一套完整中间层符号系统,但缺乏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第27-28页
        2.2.1 教学管理制度符号第27-28页
        2.2.2 校园环境管理制度符号第28页
        2.2.3 生活行为管理制度符号第28页
        2.2.4 社会实践制度符号第28页
    2.3 学校校园文化的深层符号系统缺乏逻辑,注重了功利性特质第28-32页
        2.3.1 教育思想符号第29页
        2.3.2 育人目标符号第29-30页
        2.3.3 校风、校训符号第30-32页
3. 小学校园文化缺乏艺术性的原因分析第32-37页
    3.1 没有深入理解小学校园文化艺术性的实质与表现第32-33页
        3.1.1 对小学校园文化的艺术性的研究较少第32-33页
        3.1.2 小学的科研力量较为薄弱,实践探索不多第33页
    3.2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功利性较强,形式主义严重第33-35页
        3.2.1 只重视校园表层符号系统的构建,忽视对校园深层符号系统的建构 26 3.2.2 有较为完善的中间层符号系统,却流于形式第34页
        3.2.2 有较为完善的中间层符号系统,却流于形式第34页
        3.2.3 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泛政治化,应景性倾向较为突出第34-35页
        3.2.4 对学生审美需求的考虑较少第35页
    3.3 对校园文化功能的认识程度较浅第35-37页
4.增强小学校园文化艺术性的建议第37-45页
    4.1 重视校园文化艺术性的理论研究第37-39页
        4.1.1 深入认识校园文化艺术性的内涵实质第37-38页
        4.1.2 正确掌握校园文化艺术性的具体表现形式第38-39页
    4.2 善于发挥校园文化三个符号系统的作用第39-40页
        4.2.1 善于发挥校园文化表层符号系统的熏陶和感染作用第39页
        4.2.2 重视校园文化中间层符号系统的导向和规范作用第39页
        4.2.3 确立深层符号系统在校园文化的主导地位第39-40页
    4.3 着重体现校园文化艺术性的超功利性第40-41页
    4.4 正确认识小学校园文化与审美教育的关系,重视审美教育的实施第41-45页
        4.4.1 深入认识小学审美教育的内涵及其功能第41-42页
        4.4.2 准确把握小学校园文化与审美教育的关系第42-43页
        4.4.3 注重审美教育在小学校园中的实施第43-45页
5.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一第49-51页
附录二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块化的车辆行驶状态估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数学文化在拉萨市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