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城镇化进程与住房市场协同关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论文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城镇化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第10-11页
        1.2.2 住房市场发展研究第11-13页
        1.2.3 协同学应用研究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6-23页
    2.1 城镇化发展理论第16-18页
        2.1.1 城市聚集理论第16页
        2.1.2 诺瑟姆曲线第16-17页
        2.1.3 都市圈第17-18页
    2.2 住房市场基础理论第18-21页
        2.2.1 供需理论第18-19页
        2.2.2 凯恩斯主义与政府干预第19-20页
        2.2.3 效率与公平理论第20-21页
    2.3 协同理论第21-23页
        2.3.1 协同理论概述第21页
        2.3.2 绝热消去原理第21页
        2.3.3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第21-22页
        2.3.4 协调度第22-23页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与住房市场协同分析第23-31页
    3.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界定第23-26页
        3.1.1 城镇化发展现状与问题第23-24页
        3.1.2 新型城镇化的定义与特征第24页
        3.1.3 基于江苏省现状的新型城镇化目标第24-26页
    3.2 我国住房市场现状与问题第26-27页
        3.2.1 住房市场的界定第26页
        3.2.2 我国住房市场的现状第26-27页
        3.2.3 我国住房市场的问题第27页
    3.3 新型城镇化与住房市场的相互关联第27-31页
        3.3.1 新型城镇化对住房市场的影响第27-28页
        3.3.2 住房市场对城镇化的影响第28-29页
        3.3.3 城镇化与住房市场的协调第29-31页
第四章 城镇化与住房市场灰色系统模型的构建第31-46页
    4.1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分析第31-34页
        4.1.1 灰色系统理论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第31-33页
        4.1.2 城镇化与住房市场建立灰色系统模型的应用分析第33-34页
    4.2 城镇化与住房市场灰色系统模型中状态变量的确定第34-40页
        4.2.1 状态变量的选取原则第34-35页
        4.2.2 状态变量的选取第35-40页
    4.3 城镇化与住房市场灰色系统模型的建立第40-46页
        4.3.1 确定状态变量关联度第40-41页
        4.3.2 建立城镇化与住房市场灰色系统模型第41-43页
        4.3.3 确定城镇化与住房市场系统的序参量第43-46页
第五章 城镇化进程与住房市场协调度分析第46-56页
    5.1 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第46-48页
    5.2 城镇化发展趋势评价模型构建第48-50页
    5.3 城镇化进程与住房市场协调度模型的构建第50-53页
        5.3.1 协调度模型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第50-52页
        5.3.2 建立城镇化系统与住房市场系统函数第52页
        5.3.3 建立城镇化系统与住房市场系统协调度模型第52-53页
    5.4 协调度的评判与分析第53-56页
        5.4.1 协调度取值范围与概率分布第53-54页
        5.4.2 协调度评判标准第54-56页
第六章 江苏省城镇化进程与住房市场协同关系的实证分析第56-69页
    6.1 数据来源第56页
    6.2 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第56-63页
        6.2.1 数据获取与模型运算第56-61页
        6.2.2 分析与讨论第61-63页
    6.3 南京、徐州、苏州、南通四市的实证分析第63-69页
        6.3.1 数据获取与计算第63-66页
        6.3.2 分析与讨论第66-6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69-72页
    7.1 结论第69-70页
    7.2 建议第70-71页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录第76-81页
作者简介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省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以安徽新华学院为例
下一篇:基于PMO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及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