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17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二) 学术史回顾 | 第11-15页 |
| (三)本文的研究目标与论文框架 | 第15-17页 |
| 一、《承政院日记》的编纂 | 第17-39页 |
| (一) 编纂背景与记录格式 | 第17-21页 |
| (二) 编纂目的 | 第21-32页 |
| 1、编纂《朝鲜王朝实录》 | 第21-25页 |
| 2、凭信掌考 | 第25-32页 |
| (三) 编纂条件 | 第32-33页 |
| (四) 编纂人员 | 第33-34页 |
| (五) 编纂过程 | 第34-39页 |
| 二、《承政院日记》的保存与补修 | 第39-48页 |
| (一)《承政院日记》的损毁和补修 | 第39-45页 |
| 1、壬辰倭乱对《承政院日记》的损毁和宣祖时期的补修 | 第39-41页 |
| 2、光海君时期对《承政院日记》的补修 | 第41-42页 |
| 3、李适之乱对《承政院日记》的损毁和仁祖时期的补修 | 第42-43页 |
| 4、英祖二十年火灾对《承政院日记》的损毁和英祖时期的补修 | 第43-44页 |
| 5、纯祖、高宗时期《承政院日记》的损毁和补修 | 第44-45页 |
| (二)甲午改革以后的《承政院日记》 | 第45-47页 |
| (三)晚近的《承政院日记》誊写与出版 | 第47-48页 |
| 三、《承政院日记》的内容与价值 | 第48-65页 |
| (一)《承政院日记》中的文书 | 第48-53页 |
| 1、承政院政务文书 | 第48-50页 |
| 2、中央官衙文书 | 第50-51页 |
| 3、《承政院日记》文书誊录的完整性 | 第51-52页 |
| 4、《承政院日记》所见清朝对朝鲜的敇谕 | 第52-53页 |
| (二)《承政院日记》中的酬酌 | 第53-65页 |
| 1、君王日常事——进食、问安、问诊等 | 第53-54页 |
| 2、典礼——以英祖参加酌献礼、大射礼、文武科取士为例 | 第54-56页 |
| 3、治道——以赵泰亿、李光佐进言治道为例 | 第56-58页 |
| 4、赋役——以银钱之法为例 | 第58页 |
| 5、水利——以浚川役事为例 | 第58-60页 |
| 6、营造——以试造水车、轮船为例 | 第60-61页 |
| 7、防卫——以德积岛设镇为例 | 第61页 |
| 8、刑罚——以李秉鼎、宋文相挪移军布罪为例 | 第61-62页 |
| 9、交聘——以任命告讣使和迎接敕使为例 | 第62-65页 |
| 结语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