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农业生物学论文--农业微生物学论文

7种植物内生和根际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研究

摘要第9-11页
英文摘要第11-13页
1 前言第14-21页
    1.1 放线菌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 选择性分离方法第15-17页
        1.2.1 湿热和干热处理第16页
        1.2.2 选择抗菌药物第16页
        1.2.3 离心第16页
        1.2.4 其它方法第16-17页
    1.3 从未被开发的资源中分离放线菌第17-20页
        1.3.1 植物内生菌第18-19页
        1.3.2 极端环境第19页
        1.3.3 海洋放线菌第19-20页
        1.3.4 其它环境第20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页
    1.5 课题来源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36页
    2.1 实验材料第21-23页
        2.1.1 实验样品来源第21页
        2.1.2 菌株来源第21-22页
        2.1.3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1.4 实验试剂第23页
    2.2 主要培养基及配制方法第23-25页
        2.2.1 分离培养基第23页
        2.2.2 纯化培养基第23页
        2.2.3 发酵培养基第23-24页
        2.2.4 生测培养基第24页
        2.2.5 液体培养基第24页
        2.2.6 形态观察培养基第24-25页
        2.2.7 生理生化培养基第25页
    2.3 实验方法第25-36页
        2.3.1 根际放线菌的分离第25-26页
        2.3.2 植物根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第26页
        2.3.3 活性测定第26-27页
        2.3.4 化合物分离第27页
        2.3.5 多相分类学鉴定第27-3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6-70页
    3.1 筛选得到的菌株第36-38页
    3.2 活性测定结果第38-42页
        3.2.1 抑细菌活性测定结果第38-39页
        3.2.2 抑真菌活性测定结果第39-42页
    3.3 化合物分离结果第42页
    3.4 放线菌新菌鉴定结果第42-70页
        3.4.1 菌株st1多相分类学鉴定结果第43-51页
        3.4.2 菌株st4多相分类学鉴定结果第51-59页
        3.4.3 菌株zh8多相分类学鉴定结果第59-70页
4 讨论第70-72页
    4.1 分离材料的选择第70页
    4.2 选择性分离方法第70页
    4.3 放线菌的抑菌活性第70-71页
    4.4 伴刀球霉素A第71-72页
5 结论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1页
附录第81-8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轮轨热机耦合作用下钢轨踏面裂纹扩展机理研究
下一篇:《承政院日记》的编纂、存补与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