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木质部难养菌(Xylella fastidiosa)基因组分析及特异性分子检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表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4页
    1.1 X. fastidiosa引起的病害和症状第12-13页
    1.2 X. fastidiosa的生物学特性第13-14页
        1.2.1 菌落和细胞形态第13-14页
        1.2.2 发生与传播第14页
    1.3 X. fastidiosa的分类现况第14-16页
    1.4 X. fastidiosa的基因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4.1 X. fastidiosa基因组测序进展第16页
        1.4.2 X. fastidiosa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第16-18页
    1.5 X. fastidiosa的分子检测方法第18-23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第23-24页
        1.6.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3页
        1.6.2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木质部难养菌桑树和梧桐树菌株的基因组测序第24-31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24-27页
        2.1.1 供试菌株第24页
        2.1.2 菌株的分离和保存第24-26页
        2.1.3 菌株的致病性验证第26页
        2.1.4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6页
        2.1.5 测定和组装基因组序列第26页
        2.1.6 测定基因组序列中的Gap第26-27页
        2.1.7 提交基因组序列第27页
    2.2 结果第27-30页
        2.2.1 菌株的分离第27页
        2.2.2 菌株致病力验证第27-29页
        2.2.3 测定和组装基因组序列第29-30页
        2.2.4 基因组序列的提交第30页
    2.3 讨论第30-31页
第三章 木质部难养菌夹竹桃菌株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第31-39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31-34页
        3.1.1 供试菌株及培养方法第31页
        3.1.2 夹竹桃植物样品和ELISA第31页
        3.1.3 DNA提取和常规PCR条件第31-32页
        3.1.4 特异性DNA序列的筛选和特异性引物及探针的设计第32页
        3.1.5 Real-time PCR反应条件和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2-3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4-38页
        3.2.1 特异性序列的鉴定和特异性引物以及探针的设计第34页
        3.2.2 Real-time PCR反应条件和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4-38页
    3.3 讨论第38-39页
第四章 美国境内木质部难养菌桑树菌株的PCR特异性检测第39-51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39-40页
        4.1.1 供试菌株第39页
        4.1.2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第39页
        4.1.3 植物样品的DNA提取第39-40页
        4.1.4 筛选和鉴定特异性序列第40页
        4.1.5 PCR测试条件第40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0-49页
        4.2.1 筛选和鉴定特异性序列第40-41页
        4.2.2 PCR引物的特异性测定第41-45页
        4.2.3 PCR产物有效性的确认第45页
        4.2.4 PCR检测方法稳定性测试第45-49页
    4.3 讨论第49-51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51-53页
    5.1 测定了木质部难养菌两个菌株的基因组序列,并对其基因组进行了注释第51页
    5.2 建立木质部难养菌夹竹桃菌株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第51页
    5.3 建立了木质部难养菌桑树菌株的常规PCR特异性检测方法第51-52页
    5.4 后续工作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附录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介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流下有机玻璃表面粗糙度对表面电荷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承诺与员工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