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物资经济论文--中国论文--地方物资经济论文

镇江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策略研究--基于集聚水平测算和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 总体框架第19-20页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20-22页
        1.4.1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2 本文创新点第21-22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22-32页
    2.1 物流业理论研究第22-23页
        2.1.1 物流的概念及发展阶段第22页
        2.1.2 物流产业的概念第22页
        2.1.3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22-23页
        2.1.4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第23页
    2.2 产业集聚理论综述第23-27页
        2.2.1 产业集聚的内涵第23-24页
        2.2.2 产业集聚的模式第24-26页
        2.2.3 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第26-27页
    2.3 物流业集聚理论研究第27-30页
        2.3.1 物流业集聚的含义第27页
        2.3.2 物流业集聚的动力因素第27-28页
        2.3.3 物流业集聚测度方法第28-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镇江市物流业发展环境及现状分析第32-43页
    3.1 物流业发展大环境第32-34页
        3.1.1 我国物流业市场需求增速回落第32页
        3.1.2 新技术带动物流业的发展第32-33页
        3.1.3 政策支持推动物流业发展迎来新机遇第33页
        3.1.4 长江经济带为沿江和区域物流提供了市场保障第33页
        3.1.5 物流在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渐显露第33页
        3.1.6 镇江市物流发展环境第33-34页
    3.2 镇江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第34-41页
        3.2.1 镇江市物流业发展的经济支撑第34-35页
        3.2.2 镇江市物流总量和现状规模第35-36页
        3.2.3 镇江市区位交通状况第36-37页
        3.2.4 镇江市物流基础设施状况第37-39页
        3.2.5 镇江市物流企业现状第39-40页
        3.2.6 镇江市物流业市场现状第40-41页
    3.3 镇江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41-42页
        3.3.1 物流产业缺乏整体统筹规划第41页
        3.3.2 缺少大型、品牌化的企业或物流中心,且竞争力较弱第41页
        3.3.3 物流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第41-42页
        3.3.4 物流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第42页
        3.3.5 物流人才短缺第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镇江市物流业集聚水平测度与分析第43-49页
    4.1 物流产业集聚度测算方法的比较与改进第43-45页
        4.1.1 物流产业集聚度测算方法的比较第43-44页
        4.1.2 物流产业集聚度测算方法的选择与改进第44-45页
    4.2 镇江市物流业集聚度测算第45-47页
        4.2.1 2008-2014年镇江市各物流产业集聚度指标值的测算第45-46页
        4.2.2 2014年镇江周边各城市物流业集聚度指标数值的测算第46页
        4.2.3 2014年各省物流产业集聚度指标数值的测算第46-47页
    4.3 镇江市物流业集聚度测算分析第47-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基于FAHP的镇江市物流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第49-62页
    5.1 物流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第49-54页
        5.1.1 诱导性因素第49-53页
        5.1.2 主动力因素第53页
        5.1.3 支持性因素第53-54页
    5.2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第54-55页
        5.2.1 FAHP模型的构建第54-55页
        5.2.2 优先关系矩阵的构建第55页
        5.2.3 模糊一致关系矩阵的构建第55页
        5.2.4 排序向量的计算第55页
    5.3 Matlab程序的编写第55-56页
    5.4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第56页
    5.5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6-61页
        5.5.1 准则层影响因素权重分析第56-57页
        5.5.2 因素层影响因素权重分析第57-61页
    5.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6章 镇江市物流业集聚发展对策与建议第62-78页
    6.1 转变物流发展的传统模式第62-69页
        6.1.1 打造“集中分布”模式第62页
        6.1.2 构建区域物流中心第62-63页
        6.1.3 以“互联网+物流”为发展理念第63-64页
        6.1.4 加强产业联动培育机制第64-66页
        6.1.5 培育重点物流企业第66页
        6.1.6 加强重点物流园区的发展第66-68页
        6.1.7 加强承接物流产业转移第68页
        6.1.8 向供应链管理企业转型第68页
        6.1.9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第68-69页
    6.2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第69-75页
        6.2.1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第69页
        6.2.2 建立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第69-70页
        6.2.3 注重招商引资第70页
        6.2.4 加速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第70-71页
        6.2.5 促进物流产业信息化第71-72页
        6.2.6 鼓励企业二三产业分离第72页
        6.2.7 打造区域物流品牌第72-74页
        6.2.8 加快物流标准化构建第74页
        6.2.9 加强规划保障体系建设第74-75页
    6.3 加强物流企业自身建设第75-77页
        6.3.1 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及管理水平第75页
        6.3.2 加强企业间的联系,由竞争走向竞合第75-76页
        6.3.3 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打造企业品牌第76页
        6.3.4 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第76-77页
    6.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研究结论第78-79页
    研究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附录第83-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大摘要第91-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法框架下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外交途径研究
下一篇:榆林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