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1.2.1 对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对加强我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的研究 | 第13页 |
1.2.3 对国内各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榆林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 第16-20页 |
2.1 榆林市餐饮服务行业基本情况 | 第16页 |
2.2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监管队伍现状 | 第16-17页 |
2.3 主要监管方式 | 第17-19页 |
2.3.1 对餐饮服务单位实行许可准入制度 | 第17页 |
2.3.2 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 第17-18页 |
2.3.3 开展各类餐饮服务环节专项整治 | 第18页 |
2.3.4 对农村学校食堂进行循环检查 | 第18页 |
2.3.5 开展食品安全抽检 | 第18-19页 |
2.3.6 对重大活动进行食品安全保障 | 第19页 |
2.4 榆林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现状总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榆林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 第20-28页 |
3.1 餐饮服务单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 第20-22页 |
3.1.1 软硬件条件差 | 第20页 |
3.1.2 餐饮具消毒不严格 | 第20页 |
3.1.3 餐厨垃圾处理不规范 | 第20-21页 |
3.1.4 对部分监管对象存在监管死角 | 第21-22页 |
3.2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3.2.1 监管队伍不稳 | 第22页 |
3.2.2 监管力量不足 | 第22-23页 |
3.2.3 执法能力不强 | 第23页 |
3.2.4 体制不顺、权责不对等 | 第23页 |
3.2.5 餐饮服务行政执法不规范 | 第23-24页 |
3.2.6 在餐饮服务环节开展运动式执法效果不明显 | 第24页 |
3.2.7 食品检验能力不足 | 第24-25页 |
3.2.8 监管经费紧张 | 第25页 |
3.2.9 食品安全舆情服务滞后 | 第25页 |
3.2.10 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 | 第25-26页 |
3.3 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3.3.1 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薄弱 | 第26页 |
3.3.2 消费者参与不足 | 第26页 |
3.3.3 投诉举报平台有待加强 | 第26-27页 |
3.3.4 缺乏行业协会的约束 | 第27页 |
3.4 榆林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存在问题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发达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 | 第28-31页 |
4.1 美国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第28-29页 |
4.1.1 食品经营许可管理 | 第28页 |
4.1.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 | 第28页 |
4.1.3 日常监督检查 | 第28-29页 |
4.2 日本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第29页 |
4.2.1 重视HACCP的应用 | 第29页 |
4.2.2 培养高素质的监管人员队伍 | 第29页 |
4.2.3 良好的公众食品安全教育 | 第29页 |
4.3 韩国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 第29-30页 |
4.3.1 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29页 |
4.3.2 总理负总责 | 第29-30页 |
4.3.3 重视社会共治 | 第30页 |
4.4 发达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对榆林市的借鉴 | 第30-31页 |
第五章 建议和对策 | 第31-38页 |
5.1 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队伍建设 | 第31-32页 |
5.1.1 稳定监管人员队伍 | 第31页 |
5.1.2 加强经费投入 | 第31页 |
5.1.3 重视对监管人员的教育培训 | 第31页 |
5.1.4 严格考评问责 | 第31-32页 |
5.2 提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行政水平 | 第32-33页 |
5.2.1 重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法制机构建设 | 第32页 |
5.2.2 加快审批制度改革 | 第32页 |
5.2.3 提升稽查办案水平 | 第32页 |
5.2.4 开展法制监督 | 第32-33页 |
5.3 加强餐饮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 第33-34页 |
5.3.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33页 |
5.3.2 科学配置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5.3.3 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 | 第34页 |
5.3.4 加强技术体系建设 | 第34页 |
5.4 扫清监管难点和盲区 | 第34-35页 |
5.4.1 农村学校食堂 | 第34页 |
5.4.2 街头餐饮摊贩 | 第34-35页 |
5.4.3 微信朋友圈售卖食品 | 第35页 |
5.4.4 无证私房菜馆 | 第35页 |
5.4.5 农村“大篷车”流动餐厅 | 第35页 |
5.4.6 餐厨垃圾处理 | 第35页 |
5.5 加强宣传教育 | 第35-36页 |
5.5.1 培养企业的诚信意识 | 第35-36页 |
5.5.2 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 第36页 |
5.5.3 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 | 第36页 |
5.5.4 在餐饮服务单位中普及明厨亮灶 | 第36页 |
5.6 及时掌握舆情动态 | 第36-37页 |
5.7 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 第37页 |
5.7.1 政府购买服务 | 第37页 |
5.7.2 强化食品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37页 |
5.8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8-40页 |
6.1 结论 | 第38-39页 |
6.2 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