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论文

水文条件下的城市雨水花园植物配置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2页
        1.1.1 水资源匮乏与洪涝灾害频发并存第9-10页
        1.1.2 传统雨洪管理不足第10页
        1.1.3 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第10页
        1.1.4 雨水花园在调蓄雨水和景观美化方面的作用第10-12页
    1.2 国内外雨水花园植物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国外雨水花园植物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2 国内雨水花园植物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7页
    1.4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 主要研究方法第18-19页
    1.6 技术路线第19-21页
2. 雨水花园的内涵第21-38页
    2.1 雨水花园的概念界定第21-22页
    2.2 雨水花园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2.2.1 可持续景观理论第22页
        2.2.2 景观生态设计理论第22页
        2.2.3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第22-23页
        2.2.4 最佳管理措施第23页
        2.2.5 低影响开发第23页
        2.2.6 水敏型城市设计第23页
        2.2.7 可持续排水系统第23-24页
    2.3 雨水利用第24-27页
        2.3.1 雨水利用概念第24页
        2.3.2 雨水生态系统第24页
        2.3.3 现代雨水利用方式和途径“六字方针”第24-27页
    2.4 雨水花园的结构、类型及相关计算第27-33页
        2.4.1 结构第27-28页
        2.4.2 类型第28-29页
        2.4.3 相关计算第29-33页
    2.5 影响雨水花园主要因素第33-35页
        2.5.1 选址第33页
        2.5.2 水文条件——降雨特点第33页
        2.5.3 雨水花园形态营造第33-35页
        2.5.4 周边环境的搭配第35页
    2.6 雨水花园的作用与价值第35-37页
        2.6.1 雨水花园的作用第35-36页
        2.6.2 雨水花园的价值第36-37页
    2.7 小结第37-38页
3. 不同气候条件下雨水花园植物筛选第38-57页
    3.1 我国气候水文要素分析第38-40页
        3.1.1 降雨过程分析第38-39页
        3.1.2 地表产流分析第39-40页
    3.2 气候因子对植物物候的影响第40-41页
        3.2.1 植物物候概念第40页
        3.2.2 气候因子对植物物候的影响第40-41页
    3.3 不同气候区雨水花园植物筛选第41-56页
        3.3.1 植物选择原则第41-42页
        3.3.2 植物筛选第42-56页
    3.4 小结第56-57页
4 雨水花园植物配置研究第57-79页
    4.1 不同水文条件下雨水花园植物配置研究第57-65页
        4.1.1 湿润区雨水花园植物配置研究第57-61页
        4.1.2 半湿润区雨水花园植物配置研究第61-63页
        4.1.3 干旱区及半干旱区雨水花园植物配置研究第63-65页
    4.2 美学条件下的雨水花园植物配置研究第65-73页
        4.2.1 雨水花园植物美学配置原则第65-69页
        4.2.2 湿润区第69-71页
        4.2.3 半湿润区第71-72页
        4.2.4 干旱区及半干旱区第72-73页
    4.3 功能条件下雨水花园植物配置研究第73-77页
        4.3.1 湿润区第73-75页
        4.3.2 半湿润区第75-76页
        4.3.3 干旱区及半干旱区第76-77页
    4.4 小结第77-79页
5. 实例应用—以西咸新区同德佳苑为例第79-89页
    5.1 西咸新区同德佳苑建设背景第79-81页
        5.1.1 规划背景第79页
        5.1.2 基地分析第79-81页
    5.2 同德佳苑景观设计第81-82页
    5.3 雨水花园设计分析第82-87页
        5.3.1 规划布局第82-84页
        5.3.2 设计规模第84页
        5.3.3 植物设计分析第84-87页
    5.4 小结第87-89页
6 总结与创新点第89-91页
    6.1 结论第89-90页
    6.2 论文创新点第90-91页
致谢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5页
图表目录第95-99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型无关方法的VaR和CVaR计算
下一篇:网络经济视角下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