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学习与记忆论文

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注意的眼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1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症状第10-11页
        1.1.1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表现第10-11页
        1.1.2 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症状第11页
    1.2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第11-12页
    1.3 社会性注意的内涵第12-16页
        1.3.1 社会性注意的重要性第12页
        1.3.2 对面孔的社会性注意加工第12-13页
        1.3.3 对社会性刺激的搜索、定向及偏好加工第13-14页
        1.3.4 共同注意第14-16页
    1.4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社会性注意的眼动研究第16-22页
        1.4.1 眼动追踪技术的优势第16-17页
        1.4.2 基于眼动研究的ASD社会性注意缺陷假设第17-22页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第22-25页
    2.1 问题提出第22页
    2.2 研究框架第22-24页
    2.3 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第24-25页
3 研究一ASD学前儿童单向社会性注意的特征第25-40页
    3.1 实验一ASD学前儿童面孔注视加工的特点第25-29页
        3.1.1 实验目的第25页
        3.1.2 实验方法第25-26页
        3.1.3 实验结果第26-29页
        3.1.4 讨论第29页
    3.2 实验二在自然背景下,ASD学前儿童目标搜索能力第29-34页
        3.2.1 实验目的第29-30页
        3.2.2 实验方法第30-31页
        3.2.3 实验结果第31-33页
        3.2.4 讨论第33-34页
    3.3 实验三匹配竞争刺激物,ASD学前儿童社会性注意表现第34-40页
        3.3.1 实验目的第34页
        3.3.2 实验方法第34-36页
        3.3.3 实验结果第36-39页
        3.3.4 讨论第39-40页
4 研究二ASD学前儿童互动性社会注意的特征: 基于注视跟随表现第40-48页
    4.1 实验目的第40页
    4.2 实验方法第40-42页
        4.2.1 被试第40页
        4.2.2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40-41页
        4.2.3 研究设计第41页
        4.2.4 实验程序第41-42页
        4.2.5 数据分析第42页
    4.3 实验结果第42-47页
    4.4 讨论第47-48页
5 研究总结与讨论第48-54页
    5.1 研究总结第48-49页
    5.2 研究总讨论第49-54页
        5.2.1 孤独症谱系障碍面孔加工的眼动模式第49-50页
        5.2.2 匹配竞争物时,ASD对社会性刺激的加工偏好减弱第50-51页
        5.2.3 ASD共同注意行为特征:注视转换的眼动表现第51-52页
        5.2.4 研究结果对临床诊断及干预的启示第52-53页
        5.2.5 研究结论第53-54页
6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4-55页
    6.1 研究不足第54页
    6.2 研究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致谢第63-64页
科研成果及参与课题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机调速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
下一篇:汽车加油站电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