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调速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1.1 我国厂用电指标水平 | 第12-13页 |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2 厂用电的构成、作用及主要影响因素 | 第17-26页 |
2.1 关于厂用电率的描述 | 第17页 |
2.2 火力发电厂高压厂用电动机 | 第17-19页 |
2.3 厂用辅机设备特性分析 | 第19-22页 |
2.3.1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 第19-21页 |
2.3.2 负载的机械特性 | 第21-22页 |
2.4 影响厂用电率的主要因素 | 第22-25页 |
2.4.1 辅机的设计裕量 | 第22页 |
2.4.2 辅机的运行效率 | 第22-23页 |
2.4.3 辅机出力的调节方式 | 第23-24页 |
2.4.4 运行的调节水平及责任心 | 第24页 |
2.4.5 机组的负荷率 | 第24-25页 |
2.4.6 燃煤煤质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调速方式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 第26-38页 |
3.1 电机调速的发展历程 | 第26页 |
3.2 调速方式的分类 | 第26-27页 |
3.3 不同调速的工作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 | 第27-36页 |
3.3.1 转子串电阻调速 | 第27-29页 |
3.3.2 转子串级调速 | 第29-30页 |
3.3.3 变频调速 | 第30-32页 |
3.3.4 变极对数调速 | 第32-33页 |
3.3.5 定子调压调速 | 第33-34页 |
3.3.6 电磁离合器调速 | 第34-35页 |
3.3.7 液粘离合器调速 | 第35页 |
3.3.8 液力偶合器调速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4 液力偶合器调速与变频调速的比较 | 第38-42页 |
4.1 调速类别 | 第38页 |
4.2 适用场合 | 第38页 |
4.3 调速性能 | 第38页 |
4.4 启动及传动性能 | 第38-39页 |
4.5 调速效率 | 第39-40页 |
4.6 安装环境 | 第40页 |
4.7 可靠性和使用年限 | 第40页 |
4.8 功率因数 | 第40页 |
4.9 使用中的问题 | 第40-41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发电厂辅机节能改造 | 第42-54页 |
5.1 降低辅机耗电量应采取的措施 | 第42-45页 |
5.1.1 采用高效电动机 | 第42-43页 |
5.1.2 改变流量的调节方式 | 第43-44页 |
5.1.3 低负荷单侧辅机运行 | 第44-45页 |
5.1.4 匹配好辅机和电机的容量 | 第45页 |
5.1.5 加强运行管理 | 第45页 |
5.2 改造实例 | 第45-52页 |
5.2.1 凝结水泵变频改造 | 第45-49页 |
5.2.2 循环水泵单速电机改造为双速电机 | 第49-5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55页 |
6.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