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国际避税行为的法律规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13页 |
2 跨国公司国际避税概述 | 第13-21页 |
2.1 国际避税的概念 | 第13页 |
2.2 国际避税的法律界定 | 第13-14页 |
2.3 跨国公司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 第14-16页 |
2.4 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 第16-21页 |
2.4.1 利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 | 第16-17页 |
2.4.2 利用避税地避税 | 第17-18页 |
2.4.3 利用资本弱化进行避税 | 第18-19页 |
2.4.4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 | 第19-21页 |
3 我国对跨国公司避税法律规制现状 | 第21-27页 |
3.1 我国国际避税的相关立法 | 第21-24页 |
3.1.1 针对转让定价的法律规制 | 第21-22页 |
3.1.2 针对资本弱化的法律规制 | 第22-23页 |
3.1.3 其他方面的立法 | 第23-24页 |
3.2 我国规制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困境 | 第24-27页 |
3.2.1 相关法律存在漏洞 | 第24-25页 |
3.2.2 缺乏人才配套机制 | 第25页 |
3.2.3 国际合作有待提高 | 第25-27页 |
4 跨国公司国际避税法律规制的域外考察 | 第27-34页 |
4.1 国际避税法律规制的一般规定 | 第27-29页 |
4.1.1 针对转让定价的法律规制 | 第27页 |
4.1.2 针对资本弱化的法律规制 | 第27-28页 |
4.1.3 针对滥用税收协定的法律规制 | 第28-29页 |
4.2 国际组织对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法律规制 | 第29-34页 |
4.2.1 OECD与BEPS行动计划 | 第29-30页 |
4.2.2 IMF认定标准与FATF的打击行动 | 第30-31页 |
4.2.3 欧盟的对抗行动 | 第31-34页 |
5 完善我国对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法律规制 | 第34-39页 |
5.1 我国反国际避税立法规制的完善 | 第34-36页 |
5.1.1 针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4-35页 |
5.1.2 税收协定的完善 | 第35页 |
5.1.3 针对资本弱化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5-36页 |
5.2 我国反国际避税相关机制的完善 | 第36-39页 |
5.2.1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 第36-37页 |
5.2.2 建立健全反国际避税工作机制 | 第37页 |
5.2.3 建立反国际避税国际合作机制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