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跨文化传播下萧乾旅欧作品传播内容分析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6页
    (一) 研究背景第8-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 研究内容第11页
    (四) 研究方法第11-12页
    (五) 研究思路第12页
    (六) 文献综述第12-16页
一、萧乾战时欧洲通讯内容分析第16-34页
    (一) 研究设计第16-19页
        1. 样本描述和选取第16-17页
        2. 类目构建第17-19页
        3. 统计方法第19页
    (二) 样本内容分析第19-34页
        1. 报道总量统计第19-22页
        2. 选题区域分析第22-23页
        3. 通讯议题分析第23-24页
        4. 通讯态度分析第24-26页
        5. 报道对象分析第26-28页
        6. 选题区域与通讯态度交叉统计分析第28-30页
        7. 通讯主题与通讯态度交叉统计分析第30-34页
二、萧乾描绘现代中国作品内容分析第34-45页
    (一) 研究设计第34-35页
        1. 样本选择第34-35页
        2. 类目构建说明第35页
    (二) 萧乾笔下的中国文化形象内容分析第35-45页
        1 体裁分类统计第35-37页
        2. 描写对象分析第37-39页
        3. 主题分类分析第39-42页
        4. 战时中国的形象分析第42-43页
        5. 传播效果分析第43-45页
三、萧乾旅欧作品内容特点第45-58页
    (一) 突破刻板印象传播中欧文化图景第45-48页
    (二) 从个体独特性中寻找跨文化传播结合点第48-50页
        1. 传播现代中国平民生活第49页
        2. 传播欧洲百姓战时生存状况第49-50页
        3. 寻找不同文化模式下人性特点进行传播第50页
    (三) 传播欧洲和现代中国第50-56页
        1. 传播中国百姓文化第50-52页
        2. 传播欧洲科技文化第52-54页
        3. 传播欧洲对华态度及其转变第54-56页
    (四) 语言和身份灵活转换使跨文化传播效果显著第56-58页
四、萧乾作品传播中国和欧洲图景原因分析第58-63页
    (一) 作者自身身份特征影响第58-59页
    (二) 政治经济环境影响第59-61页
    (三) 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第61页
    (四) 国际环境影响第61-63页
结语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附录第67-75页
    表一第67-69页
    表二第69-72页
    表三第72-74页
    表四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A传媒企业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