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1 陕北白绒山羊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6页 |
1.1.1 陕北白绒山羊简介 | 第11-12页 |
1.1.2 榆林市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1.3 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16页 |
1.2 陕北白绒山羊产业转型升级 | 第16-18页 |
1.2.1 陕北白绒山羊产业的发展机遇 | 第16-17页 |
1.2.2 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模式探索 | 第17-18页 |
1.3 新型农业养殖模式主体——家庭农场 | 第18-21页 |
1.3.1 家庭农场的内涵 | 第18页 |
1.3.2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 第18-19页 |
1.3.3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1.3.4 家庭羊场的优势 | 第20页 |
1.3.5 榆林地区以陕北白绒山羊养殖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1.4 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种养一体化养殖模式调查研究 | 第22-44页 |
2.1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第22-24页 |
2.1.1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2.1.2 调查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2-23页 |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3-24页 |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4-40页 |
2.2.1 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种养结合养殖户家庭基本情况 | 第24-26页 |
2.2.2 土地及种植业现状 | 第26-29页 |
2.2.3 养殖业现状 | 第29-31页 |
2.2.4 成本与收益 | 第31-37页 |
2.2.5 养殖意愿与需求 | 第37-40页 |
2.3 讨论 | 第40-43页 |
2.3.1 陕北白绒山羊种养结合家庭养殖户类型的划分依据 | 第40-41页 |
2.3.2 种养结合养殖户的养殖规模主要受土地面积和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2.3.3 种养结合家庭养殖户的饲养规模、销售类型对经济收益的影响 | 第42页 |
2.3.4 种养结合的家庭羊场养殖户羊群结构会影响养殖收益 | 第42-43页 |
2.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种养一体化养殖模式设计与优化 | 第44-65页 |
3.1 优化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44-45页 |
3.1.1 舍饲养殖 | 第44页 |
3.1.2 适度规模 | 第44页 |
3.1.3 农牧结合 | 第44-45页 |
3.1.4 技术配套 | 第45页 |
3.1.5 综合收益 | 第45页 |
3.2 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内容的优化与设计 | 第45-55页 |
3.2.1 适宜土地面积及其种植结构优化 | 第45-46页 |
3.2.2 适宜养殖规模及其羊群结构优化 | 第46-48页 |
3.2.3 家庭羊场养殖配套设施优化 | 第48-53页 |
3.2.4 家庭羊场关键饲养管理技术 | 第53-54页 |
3.2.5 家庭羊场的技术培训 | 第54-55页 |
3.3 陕北白绒山羊家庭羊场成本效益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55-64页 |
3.3.1 投资前4年不同规模家庭羊场在羊群产羔率 100%时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55-58页 |
3.3.2 投资前4年不同规模家庭羊场在羊群产羔率 150%时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58-60页 |
3.3.3 投资前 5-10 年不同规模家庭羊场在羊群产羔率 100%时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60-62页 |
3.3.4 投资前 5-10 年不同规模家庭羊场在羊群产羔率 150%时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62-64页 |
3.4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5-67页 |
4.1 小结 | 第65页 |
4.2 创新点 | 第65-66页 |
4.3 有待深入分析研究问题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