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一)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二)相对剥夺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群体性事件与相对剥夺理论概述 | 第15-22页 |
一、群体性事件概述 | 第15-18页 |
(一)群体性事件的含义 | 第15-16页 |
(二)我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 第16页 |
(三)我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现实状况 | 第16-18页 |
二、相对剥夺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8-19页 |
三、相对剥夺理论与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生成的相洽性 | 第19-22页 |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进程及生成的影响因素 | 第22-35页 |
一、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进程 | 第22页 |
二、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生成的影响因素 | 第22-35页 |
(一)客观因素 | 第23-31页 |
(二)主观因素 | 第31-35页 |
第四章 从消除相对剥夺感入手预防及化解群体性事件 | 第35-46页 |
一、大力发展地方经济 | 第35页 |
二、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和协商机制 | 第35-38页 |
(一)完善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利益表达的制度设计 | 第36-37页 |
(二)建立多样化的利益分配调节机制 | 第37-38页 |
(三)建立利益博弈和利益矛盾制度化解决的组织基础 | 第38页 |
三、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 | 第38-42页 |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 第39页 |
(二)建设法治型政府 | 第39-40页 |
(三)建设透明政府 | 第40页 |
(四)建设责任政府 | 第40-42页 |
四、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社会发展参与机制 | 第42-43页 |
(一)构建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合理的政策机制 | 第42页 |
(二)保障公民受教育机会及就业机会的公平 | 第42-43页 |
五、帮助民众选择合理的参照群体 | 第43-44页 |
六、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 第44页 |
七、提升民众的心理调适能力 | 第44-45页 |
八、完善民众情绪跟踪、民意测验和民情考察制度 | 第45-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