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生姜概述 | 第11页 |
1.2 生姜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1.2.1 挥发油类成分 | 第11-13页 |
1.2.2 姜辣素类成分 | 第13-15页 |
1.2.3 二苯基庚烷类成分 | 第15页 |
1.2.4 其他成分 | 第15-16页 |
1.3 生姜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第16-20页 |
1.3.1 抗炎作用 | 第17-18页 |
1.3.2 抗癌作用 | 第18页 |
1.3.3 抗氧化作用 | 第18-19页 |
1.3.4 抗菌作用 | 第19页 |
1.3.5 姜对怀孕期间恶心和呕吐的影响(NVP) | 第19页 |
1.3.6 降血糖作用 | 第19-20页 |
1.3.7 其他作用 | 第20页 |
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第2章 生姜水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 第22-51页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2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2.1.2 材料与试剂 | 第22页 |
2.2 植物来源与鉴定 | 第22页 |
2.3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22-28页 |
2.3.1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2.3.2 实验结果 | 第23-28页 |
2.4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28-43页 |
2.4.1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28-32页 |
2.4.2 已知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32-43页 |
2.5 化合物波谱数据 | 第43-51页 |
第3章 姜苗水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 第51-67页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1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51页 |
3.1.2 材料与试剂 | 第51页 |
3.2 植物来源与鉴定 | 第51页 |
3.3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51-55页 |
3.3.1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3.3.2 实验结果 | 第52-55页 |
3.4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55-62页 |
3.4.1 已知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55-62页 |
3.5 化合物波谱数据 | 第62-67页 |
全文总结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附录B 新化合物核磁谱图 | 第78-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