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1 连作障碍的产生原因 | 第10-13页 |
1.1.1 土壤中理化性质劣变 | 第11页 |
1.1.2 土壤中生物学环境恶化 | 第11-12页 |
1.1.3 作物的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 | 第12-13页 |
1.2 化感作用 | 第13-18页 |
1.2.1 化感物质的种类 | 第13-14页 |
1.2.2 化感物质的来源 | 第14页 |
1.2.3 化感物质作用机制 | 第14-16页 |
1.2.4 化感物质的提取鉴定 | 第16-17页 |
1.2.5 邻苯二甲酸及苯甲酸化感效应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 连作障碍的防治措施 | 第18-22页 |
1.3.1 合理选择土壤质地 | 第18-19页 |
1.3.2 合理轮作与间作 | 第19页 |
1.3.3 抗性品种的应用 | 第19-20页 |
1.3.4 土壤深耕与消毒灭菌 | 第20页 |
1.3.5 土壤改良剂 | 第20页 |
1.3.6 合理施肥与灌溉 | 第20页 |
1.3.7 无土栽培 | 第20-21页 |
1.3.8 生物防治 | 第21页 |
1.3.9 AM菌根防治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2-26页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梨根系浸提液与分泌物的化感成分分析 | 第26-48页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6-27页 |
3.1.1 材料 | 第26页 |
3.1.2 仪器 | 第26-27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3.2.1 梨根系及根际、表层土壤提取液的制备 | 第27页 |
3.2.2 梨根系水浸提液的制备 | 第27页 |
3.2.3 提取液的GC-MS测定 | 第27页 |
3.2.4 梨根系水浸提液的自毒作用测定 | 第27-28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5页 |
3.3.1 梨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的GC-MS鉴定 | 第28-34页 |
3.3.2 根系浸提液中化感物质的GC-MS鉴定 | 第34-38页 |
3.3.3 梨表层土、根际土及根系浸提液中物质类别比较 | 第38-39页 |
3.3.4 梨根际土壤中的化感物质 | 第39-42页 |
3.3.5 梨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 | 第42-44页 |
3.3.6 梨根系水浸提液的自毒作用 | 第44-45页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45-48页 |
3.4.1 讨论 | 第45-46页 |
3.4.2 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酚酸类化感物质胁迫下接种AM菌对梨苗的影响 | 第48-70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4.1.1 材料 | 第48页 |
4.1.2 方法 | 第48-49页 |
4.1.3 指标测定 | 第49-50页 |
4.2 数据处理 | 第50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0-68页 |
4.3.1 两种外源酚酸胁迫下接种AM菌对梨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50-52页 |
4.3.2 邻苯二甲酸胁迫下接种AM菌对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52-60页 |
4.3.3 苯甲酸胁迫下接种AM菌对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60-68页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68-70页 |
4.4.1 讨论 | 第68-69页 |
4.4.2 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论文主要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4页 |
缩略词表 | 第84-86页 |
附图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