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病理学、病因学论文

UHRF2通过其RING结构域与TIP60作用进而调控组蛋白H3K9和H3K14乙酰化水平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第5-7页
中文摘要第7-10页
英文摘要第10-13页
前言第14-18页
第一章 UHRF2对组蛋白H3K9及H3K14乙酰化的调控作用研究第18-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0-31页
        1.1 材料第20-26页
            1.1.1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20-23页
            1.1.2 主要实验仪器第23-24页
            1.1.3 主要实验试剂及缓冲液的配置第24-26页
        1.2 实验方法第26-31页
            1.2.1 质粒转化第26页
            1.2.2 菌种的扩大培养第26页
            1.2.3 菌种保存第26页
            1.2.4 质粒提取第26-28页
            1.2.5 细胞复苏第28页
            1.2.6 细胞传代与培养第28页
            1.2.7 细胞冻存第28-29页
            1.2.8 细胞转染第29-30页
            1.2.9 蛋白提取第30页
            1.2.10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第30页
            1.2.11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第30-31页
            1.2.12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IF)第31页
    2 结果第31-36页
        2.1 上调UHRF2对H3K9ac及H3K14ac的调控作用第31-32页
        2.2 下调 UHRF2 对 H3K9ac 及 H3K14ac 的调控作用第32-33页
        2.3 UHRF2 各缺失结构域突变体对 H3K9ac 及 H3K14ac 的调控作用第33-36页
    3 讨论第36-38页
第二章 UHRF2对TIP60及HDAC1的调控作用研究第38-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1.1 材料第39-40页
            1.1.1 质粒第39页
            1.1.2 主要实验试剂第39-40页
        1.2 实验方法第40-41页
            1.2.1 免疫共沉淀(Co-IP)第40-41页
    2 结果第41-55页
        2.1 UHRF2 与 TIP60 和 HDAC1 的相互作用第41-43页
        2.2 UHRF2各结构域与TIP60和HDAC1的相互结合作用第43-44页
        2.3 UHRF2各结构域与TIP60和HDAC1的定位关系第44-45页
        2.4 上调UHRF2对HDAC1和TIP60的调控作用第45-48页
        2.5 下调UHRF2对HDAC1和TIP60的调控作用第48-50页
        2.6 UHRF2 各结构域在 HDAC1 和 TIP60 的调控中扮演的角色第50-52页
        2.7 UHRF2 对 TIP60 稳定性的调节作用第52-54页
        2.8 UHRF2对TIP60的泛素化作用第54-55页
    3 讨论第55-57页
第三章 UHRF2通过TIP60调控组蛋白H3K9及H3K14乙酰化的调控作用研究第57-7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8-61页
        1.1 材料第58-59页
            1.1.1 质粒及组织标本第58-59页
            1.1.2 主要实验试剂第59页
        1.2 实验方法第59-61页
            1.2.1 免疫组织化学(IHC)第59-61页
    2 结果第61-72页
        2.1 上调TIP60对H3K9ac及H3K14ac的调控作用第61-63页
        2.2 下调 TIP60 对 H3K9ac 及 H3K14ac 的调控作用第63-64页
        2.3 上调 UHRF2 的同时下调 TIP60,对 H3K9ac 及 H3K14ac 的影响第64-67页
        2.4 下调 UHRF2 的同时上调 TIP60,对 H3K9ac 及 H3K14ac 的影响第67-69页
        2.5 UHRF2 是通过 TIP60 来介导调控 H3K9ac 及 H3K14ac 的第69-71页
        2.6 检测肝癌组织中 UHRF2、TIP60、H2AK5ac、H3K9ac 和 H3K14ac的表达情况第71-72页
    3 讨论第72-73页
全文总结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4页
文献综述第84-121页
    参考文献第105-121页
致谢第121-12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梨根系化感成分及接种AMF抗化感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汉族与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