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地下水论文

重庆市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岩溶地下水粪便指示菌环境指示意义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粪便污染的微生物检测第12-13页
        1.2.2 不同环境因子对岩溶地下河粪便微生物的影响第13页
        1.2.3 水中粪便微生物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影响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意义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4-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5页
    1.4 主要实验方法第15-16页
    1.5 主要技术路线第16-19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其水质评价第19-26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第19-20页
    2.2 研究区人文经济发展第20-21页
    2.3 采样点及附近环境的详细介绍第21页
    2.4 研究方法及主要实验材料第21-26页
第3章 老龙洞地下水水文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第26-35页
    3.1 水化学指标及其指示意义第26-27页
    3.2 老龙洞地下水水化学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第27-33页
        3.2.1 地下水综合性指标的变化第27-29页
        3.2.2 岩溶区地下水化学组成特征及空间差异第29-33页
        3.2.3 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季节性差异第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4章 老龙洞地下水微生物指示菌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第35-43页
    4.1 地下水微生物指示菌对环境的一般指示意义第35页
    4.2 地下水微生物四种粪便指示菌数量的季节变化规律第35-38页
    4.3 老龙洞流域地下水四种粪便指示菌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第38-39页
    4.4 地下水微生物粪便指示菌FC/FS对岩溶地下水的环境季节变化的指示意义第39-40页
    4.5 本章小结第40-43页
第5章 地下水微生物粪便指示菌对岩溶地下水的环境指示意义第43-55页
    5.1 地下水微生物污染空间分布的一般指示特征第43-44页
    5.2 老龙洞流域地下水微生物指示菌空间分布特点第44-46页
    5.3 老龙洞流域地下水FC/FS比值的空间分布规律第46-48页
    5.4 微生物指示菌在地下水评价中的重要意义第48-50页
    5.5 老龙洞地下河流域粪便微生物污染严重的原因探究第50-52页
        5.5.1 水文地质因素第50页
        5.5.2 土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影响第50-51页
        5.5.3 城市化对地下水微生物污染分布状况的影响第51-52页
    5.6 本章小结第52-5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8页
    6.1 主要结论第55-56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致谢第64-66页
作者简历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行天桥三维地震响应特性及防落梁措施研究
下一篇: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研究--以Q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