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前言第10-19页
 (一) 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页
 (三) 研究综述第11-16页
 (四)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7-19页
一、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第19-25页
 (一) 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第19-20页
  1、市场化的社会环境的需要第19页
  2、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第19-20页
 (二)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第20-21页
  1、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需要第20-21页
  2、提高大学生群体教育效果的需要第21页
 (三) 高校贫困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第21-23页
  1、促进高校贫困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第21-22页
  2、提升高校贫困生主体意识的需要第22页
  3、实现高校贫困生顺利社会化的需要第22-23页
 (四) 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第23-25页
  1、激励高校贫困生正确面对人生的需要第23页
  2、避免高校贫困生边缘化的需要第23-25页
二、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素质调查与分析第25-33页
 (一) 调查方法第25页
  1、调查对象第25页
  2、研究工具第25页
  3、数据处理第25页
 (二) 结果与分析第25-33页
  1、高校贫困生在现实处境中的心态第25-29页
  2、高校贫困生的政治思想状况第29-31页
  3、高校贫困生的学习和就业压力第31-33页
三、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第33-41页
 (一) 扶贫与扶志的割裂第33-34页
  1、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有待加强第33-34页
  2、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待提高第34页
 (二)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完善第34-37页
  1、高校辅导员数量还不完全适应现实需求第34-35页
  2、高校辅导员队伍流动较大,稳定性还有待增强第35-36页
  3、高校辅导员的定位还不够明确第36页
  4、高校辅导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第36-37页
 (三) 高校心理咨询体系普遍不适应形势需要第37-38页
  1、专职心理教师较少且水平良莠不齐第37-38页
  2、心理教育的内容偏于模式化,方法缺少针对性第38页
  3、贫困生教育重理论研究,轻实践操作第38页
 (四)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缺乏综合运用第38-41页
  1、相关学科缺乏科学整合,基本方法缺乏综合运用第39页
  2、现代技术性方法的研究和运用十分薄弱第39-41页
四、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第41-53页
 (一) 建设高效稳定的专职辅导员队伍第41-43页
  1、健全制度,切实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领导和管理第41-42页
  2、畅通出口,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第42-43页
 (二) 推进健全贫困生人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第43-45页
  1、建立心理预警和倾诉机制第43-44页
  2、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第44页
  3、重视挫折教育第44-45页
 (三)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教育第45-48页
  1、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第45页
  2、帮助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第45-46页
  3、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第46-47页
  4、帮助贫困生树立感恩观念第47-48页
 (四) 创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第48-50页
  1、实践锻炼法第48页
  2、自我教育法第48-49页
  3、定量化管理方法第49页
  4、网络管理方法第49-50页
 (五) 推行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第50-53页
  1、增强贫困生个人进入社会的竞争力第50-51页
  2、增强贫困生合作与竞争能力第51-52页
  3、增强贫困生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57-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下一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