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下的小区切换算法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注释表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19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第2章 5G超密集网络切换技术 | 第20-41页 |
2.1 5G超密集网络简述 | 第20-23页 |
2.1.1 5G网络:挑战与机遇 | 第20-21页 |
2.1.2 超密集网络概述 | 第21-22页 |
2.1.3 超密集网络中的关键技术及挑战 | 第22-23页 |
2.2 切换技术 | 第23-37页 |
2.2.1 切换技术的分类 | 第24-25页 |
2.2.2 切换的控制方式 | 第25-26页 |
2.2.3 切换过程 | 第26-29页 |
2.2.4 切换性能分析 | 第29-31页 |
2.2.5 传统的切换算法 | 第31-37页 |
2.3 超密集网络中的切换 | 第37-40页 |
2.3.1 超密集异构网络融合方式 | 第38-39页 |
2.3.2 可能的切换研究方向 | 第39-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基于速度及多属性判决的切换算法 | 第41-56页 |
3.1 系统模型 | 第41-42页 |
3.2 基于速度及多属性判决的切换算法 | 第42-49页 |
3.2.1 运动模型 | 第42-43页 |
3.2.2 事件触发与网络筛选 | 第43-46页 |
3.2.3 多属性判决 | 第46-49页 |
3.2.4 算法流程图 | 第49页 |
3.3 算法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49-50页 |
3.4 算法仿真结果及其性能分析 | 第50-55页 |
3.4.1 仿真参数设置 | 第50-53页 |
3.4.2 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基于基站休眠的多属性切换判决算法 | 第56-68页 |
4.1 基站休眠技术简介 | 第56-57页 |
4.2 系统模型 | 第57-61页 |
4.2.1 基站休眠模型 | 第57-60页 |
4.2.2 问题分析 | 第60-61页 |
4.3 基于基站休眠的多属性切换判决算法 | 第61-63页 |
4.3.1 方案设计 | 第62-63页 |
4.3.2 算法流程 | 第63页 |
4.4 算法仿真结果及其性能分析 | 第63-67页 |
4.4.1 仿真参数设置 | 第63-64页 |
4.4.2 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8-69页 |
5.2 对未来的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