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摇臂载荷与振动传递特性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1.2.1 摇臂动力学分析 | 第11-12页 |
1.2.2 振动系统传递特性 | 第12-13页 |
1.2.3 传感器优化布置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采煤机摇臂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第16-32页 |
2.1 摇臂传动系统三维建模 | 第16-18页 |
2.2 ADAMS中摇臂传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 | 第18-29页 |
2.2.1 ADAMS简介及仿真步骤 | 第18-19页 |
2.2.2 三维模型的导入 | 第19-21页 |
2.2.3 ADAMS中添加约束及驱动 | 第21-28页 |
2.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2页 |
第三章 采煤机摇臂壳体的模态与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32-50页 |
3.1 模态分析与瞬态动力学概述 | 第32-37页 |
3.1.1 模态分析 | 第32-34页 |
3.1.2 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34-37页 |
3.2 摇臂壳体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3.3 摇臂壳体的模态分析 | 第38-42页 |
3.3.1 有限元模型的网络划分 | 第38-39页 |
3.3.2 壳体的模态仿真分析 | 第39-40页 |
3.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3.4 摇臂壳体的瞬态动力学响应分析 | 第42-49页 |
3.4.1 施加激励 | 第42-46页 |
3.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基于功率流的采煤机摇臂振动传递特性分析 | 第50-62页 |
4.1 摇臂振动机理分析 | 第50-55页 |
4.1.1 齿轮的振动机理 | 第51-54页 |
4.1.2 轴承的振动机理 | 第54-55页 |
4.1.3 轴的振动机理 | 第55页 |
4.1.4 壳体的振动机理 | 第55页 |
4.2 摇臂的振动传递特性分析 | 第55-58页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五章 采煤机摇臂传感器的优化布置 | 第62-72页 |
5.1 传感器优化布置的概述 | 第62-67页 |
5.1.1 传感器的优化配置数学模型描述 | 第63-65页 |
5.1.2 传感器的优化配置准则 | 第65-66页 |
5.1.3 传感器的优化配置的计算方法 | 第66-67页 |
5.2 基于模态置信的传感器优化布置 | 第67-71页 |
5.2.1 监测点的初步选择 | 第67-68页 |
5.2.2 模态置信矩阵的建立 | 第68-70页 |
5.2.3 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70-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采煤机摇臂振动试验分析 | 第72-80页 |
6.1 试验设备的简介 | 第72-74页 |
6.1.1 试验台简介 | 第72-73页 |
6.1.2 采集仪的选用 | 第73-74页 |
6.1.3 传感器的选择 | 第74页 |
6.2 测点布置与试验方案 | 第74-75页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5-79页 |
6.3.1 不同测点在恒定载荷情况下的振动检测 | 第75-78页 |
6.3.2 同一测点不同恒定载荷下的振动检测 | 第78-79页 |
6.4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80页 |
7.2 主要结论 | 第80-81页 |
7.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