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路面:按使用材料分论文--沥青路面论文

基于平整度的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预估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第13-20页
        1.2.1 路面平整度特性研究第13-15页
        1.2.2 车辆和路面相互作用第15-17页
        1.2.3 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第17-19页
        1.2.4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与预测方法第19-20页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路面不平度模型分析第22-40页
    2.1 路面不平度概述第22-24页
        2.1.1 路面不平度的定义第22-23页
        2.1.2 路面不平度的划分第23-24页
    2.2 路面不平度的测定及评价指标第24-26页
    2.3 路面不平度空间-时间域的转化第26-28页
        2.3.1 空间频率n与时间频率f第26-27页
        2.3.2 路面不平度空间-时间域的转化第27-28页
    2.4 路面不平度幅值域与频域关系分析第28页
    2.5 路面不平度测量仿真模型建立第28-32页
        2.5.1 路面不平度测定原理第28-29页
        2.5.2 路面不平度测量仿真模型建立第29-32页
    2.6 路面不平度指标与路面状态参数定量关系分析第32-37页
        2.6.1 给定波长,求平整度指标σ和幅值的关系第32-33页
        2.6.2 给定幅值,求平整度指标σ和波长的关系第33-35页
        2.6.3 给定平整度指标σ,求波长与幅值关系第35-37页
    2.7 实测路段路面不平度模型分析第37-39页
    2.8 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不平整路面车辆动荷载分析第40-66页
    3.1 车辆动荷载产生原因第40-41页
    3.2 多自由度系统振动理论第41-44页
        3.2.1 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第41-43页
        3.2.2 系统模态分析第43-44页
    3.3 基于动载分析的车辆振动模型第44-50页
        3.3.1 四自由度模型第44-46页
        3.3.2 七自由度模型第46-50页
    3.4 动荷载评价指标第50-52页
    3.5 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第52-54页
        3.5.1 车辆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2-53页
        3.5.2 仿真模型参数的确定第53-54页
    3.6 车辆动荷载影响因素分析第54-65页
        3.6.1 路面波形幅值的影响第54-56页
        3.6.2 路面波形波长的影响第56-58页
        3.6.3 速度的影响第58-61页
        3.6.4 载重的影响第61-63页
        3.6.5 胎压的影响第63-65页
    3.7 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试验研究第66-99页
    4.1 永久变形产生机理第66-68页
    4.2 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流变特性分析第68-71页
    4.3 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试验第71-78页
        4.3.1 试验方案的设计第72-73页
        4.3.2 试验设备及试验条件第73-75页
        4.3.3 试件制备第75-78页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8-87页
        4.4.1 AC13沥青混合料第79-81页
        4.4.2 AC16沥青混合料第81-84页
        4.4.3 AC20沥青混合料第84-87页
    4.5 试验数据的插值与拟合第87-98页
        4.5.1 数据插值与拟合算法第87-90页
        4.5.2 模型拟合第90-92页
        4.5.3 三维插值与拟合第92-98页
    4.6 小结第98-99页
第五章 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方法的建立第99-127页
    5.1 永久变形预估模型综述第99-103页
        5.1.1 经验法第99-100页
        5.1.2 半经验-半理论法第100-101页
        5.1.3 理论分析法第101-103页
    5.2 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方法的建立第103-104页
        5.2.1 永久变形预估方法比较第103页
        5.2.2 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建立第103-104页
    5.3 沥青路面结构分析第104-114页
        5.3.1 柔性路面的力学模型第105-108页
        5.3.2 ANSYS结构有限元分析流程第108-109页
        5.3.3 路面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建立第109-114页
    5.4 沥青路面温度分布第114-117页
        5.4.1 重庆市沥青路面温度实测第114-115页
        5.4.2 重庆市沥青路面温度分布第115-117页
    5.5 不同温度条件下路面结构应力计算第117-125页
    5.6 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流程第125-126页
    5.7 小结第126-127页
第六章 基于平整度的沥青路面剩余使用寿命预估第127-153页
    6.1 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及寿命因素分析第127-130页
        6.1.1 外部影响因素第127-128页
        6.1.2 内部影响因素第128-130页
    6.2 基于平整度的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预估方法第130-132页
    6.3 綦江-万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寿命预估第132-152页
        6.3.1 不平整路面车辆动荷载分析第132-134页
        6.3.2 考虑动荷载作用的路面结构层偏应力计算第134-136页
        6.3.3 沥青面层混凝土蠕变柔量计算第136-137页
        6.3.4 年各代表温度区间内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第137-147页
        6.3.5 考虑动荷载作用的沥青层永久变形第147-149页
        6.3.6 路面剩余使用寿命预估第149-152页
    6.4 小结第152-153页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第153-157页
    7.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第153-156页
    7.2 本文创新点第156页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第156-157页
致谢第157-158页
参考文献第158-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72-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来疆留学生中国形象认知对比研究
下一篇: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形象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