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主要缩略语英文索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 | 第14-18页 |
2.1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14-15页 |
2.2 仪器及设备 | 第15-18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18-22页 |
3.1 实验动物 | 第18页 |
3.2 实验动物的分组 | 第18页 |
3.3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8页 |
3.4 行为学检测 | 第18-20页 |
3.5 免疫组化标本的制备 | 第20-21页 |
3.6 免疫组化步骤 | 第21页 |
3.7 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第22-33页 |
4.1 乙酸腹腔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腹壁收缩次数的变化 | 第22-23页 |
4.2 乙酸腹腔注射后不同时间点焦虑样行为的检测 | 第23-25页 |
4.3 米诺环素预处理对乙酸内脏痛相关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 第25-29页 |
4.4 乙酸腹腔注射后不同时间点杏仁中央核c-fos表达变化 | 第29-30页 |
4.5 乙酸腹腔注射后不同时间点杏仁中央核IBA-1 表达变化 | 第30-33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33-37页 |
5.1 乙酸诱导的急性内脏痛模型痛感觉时间变化 | 第33页 |
5.2 焦虑样行为的检测 | 第33-34页 |
5.3 米诺环素改善急性内脏痛相关焦虑的可能机制 | 第34-35页 |
5.4 杏仁中央核过度活化可能的致焦虑机制 | 第35页 |
5.5 杏仁核小胶质细胞活化与神经元的过渡激活 | 第35-3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文献综述 | 第4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57-59页 |
资助项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