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中华文化视域下民族镜像的传播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1章 绪论第16-27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第16-17页
    1.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8-25页
        1.3.1 符号学的历史进程第19-20页
        1.3.2 心理学的当代问题第20-22页
        1.3.3 文学领域的转向第22页
        1.3.4 哲学话语的重建第22-23页
        1.3.5 宗教仪式的潜移默化第23-24页
        1.3.6 视听传播的升华第24-25页
    1.4 本文研究价值第25-27页
第2章 当代视听传播的表象世界第27-47页
    2.1 视觉的缘起第27-34页
        2.1.1 前意识对现象雕刻的注视第28-29页
        2.1.2 异化于形的凝视第29-31页
        2.1.3 个体差异化再现的关注第31-32页
        2.1.4 象征转换的被看第32-34页
        2.1.5 文明符号延续的所见第34页
    2.2 听觉的分辨第34-40页
        2.2.1 幻象与主体经验的认知第35-36页
        2.2.2 象征生活的情感导读第36-37页
        2.2.3 客体语言的心灵互动第37页
        2.2.4“大音希声”-模糊记忆第37-39页
        2.2.5 符码的交互性,诗境与音乐第39-40页
    2.3 知觉的非理性解读第40-47页
        2.3.1 文艺作品中的精神第40-42页
        2.3.2 社会无意识的概念叠加第42-43页
        2.3.3 集体精神中的“返祖”现象第43-44页
        2.3.4 知识意向的造作第44-45页
        2.3.5 单向度的结构式第45-47页
第3章 中华媒介生态的内在精神第47-58页
    3.1 中华文化的审美原型第47-52页
        3.1.1 儒家“纲常”精神之于角度第48-49页
        3.1.2 道家“虚无”体验的景别布局第49-50页
        3.1.3 佛家“染净”因缘的转场第50-51页
        3.1.4 基督教关于爱的距离第51页
        3.1.5 原型与革新的超验情怀第51-52页
    3.2 媒介融合中的再创作第52-58页
        3.2.1 网络叙事的探索第52-54页
        3.2.2 文本构建与想象第54-55页
        3.2.3 现代批判理论潮流的趋向第55-57页
        3.2.4 时空中的民族镜像第57-58页
第4章 镜像在互动交流中的生成第58-70页
    4.1 祭祀仪式中的文明镜像第58-63页
        4.1.1 道教符箓斋蘸中的自然秩序第58-60页
        4.1.2 佛教禅观所观的唯心所造第60-61页
        4.1.3 儒教礼仪教化的社会结构第61-63页
    4.2 文化对抗中的祖先镜像第63-67页
        4.2.1 末路文化的回光返照第64-65页
        4.2.2 边缘“社会”的经验重组第65-66页
        4.2.3 固执与信仰第66-67页
    4.3 记忆中“自我”镜像第67-70页
        4.3.1 传播中“自我”的意义第67-68页
        4.3.2 仪式中彼此的建构第68-70页
第5章 镜像在时空中的运行状态第70-79页
    5.1 镜像之局与人类社会第71-74页
    5.2 文化、传播与镜像的依存关系第74-78页
        5.2.1 镜像为眼,文化为体,传播为足第75-77页
        5.2.2 镜像内文化与传播的表达方式第77-78页
    5.3 镜像之梦,传播之影,文化之境第78-79页
第6章 案例分析:香港驱蝗行为的控制程式第79-87页
    6.1 跨文化交流的研究背景第79-80页
    6.2 激进人士的认知结构第80-82页
    6.3 香港市民的表达态度第82-84页
    6.4 驱蝗事件的行动方向第84页
    6.5 驱蝗运动的模式第84-87页
结论[启示与社会影响]第87-91页
致谢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97-98页
附录A 研究结构第98-101页
附录B 中国文化视域下传播意向调查问卷第101-108页
附录C 国家神话调查问卷第108-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谣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电视剧消费中的价值观引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