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光环境的交互方式与界面研究初探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光环境发展的新趋势 | 第9-10页 |
1.1.2 交互建筑的新发展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 | 第14页 |
1.3.1 研究范围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6 本章小节 | 第15页 |
1.7 论文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建筑光环境的交互研究基础 | 第17-35页 |
2.1 建筑光环境的历史发展 | 第17-19页 |
2.1.1 从自然采光到人工光环境 | 第17-18页 |
2.1.2 从人工光环境到智能光环境 | 第18-19页 |
2.2 建筑光环境交互方式的演变 | 第19-24页 |
2.2.1 从静态关系到动态关系 | 第20-21页 |
2.2.2 从被动交互到主动交互 | 第21-24页 |
2.3 建筑光环境交互的技术基础 | 第24-32页 |
2.3.1 智能材料的运用 | 第24-26页 |
2.3.2 新型构件的出现 | 第26-30页 |
2.3.3 多媒体影像技术的新发展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32-35页 |
第三章 以自然光环境为主的交互方式与界面研究 | 第35-57页 |
3.1 基于材质变化的交互 | 第35-45页 |
3.1.1 智能玻璃的交互 | 第35-38页 |
3.1.2 金属材料的交互 | 第38-39页 |
3.1.3 仿生材料的交互 | 第39-42页 |
3.1.4 太阳能材料的交互 | 第42-45页 |
3.2 基于构件变化的交互 | 第45-56页 |
3.2.1 以遮阳为主题的交互 | 第45-48页 |
3.2.2 以采光为主题的交互 | 第48-51页 |
3.2.3 以能源转换为主题的交互 | 第51-53页 |
3.2.4 以室内空间关系为主题的交互 | 第53-55页 |
3.2.5 以净化为主题的交互 | 第55-5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以人工光环境为主的交互方式与交互界面 | 第57-69页 |
4.1 基于色彩与空间的交互 | 第57-62页 |
4.1.1 色相的变化 | 第57-60页 |
4.1.2 亮度的变化 | 第60-62页 |
4.2 基于影像与行为的交互 | 第62-68页 |
4.2.1 基于自然环境的模拟 | 第62-64页 |
4.2.2 基于外部信息的转译 | 第64-66页 |
4.2.3 基于人为活动的变化 | 第66-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总结 | 第69页 |
5.2 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