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钒钛基SCR催化剂的中毒、再生与回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44页
    1.1 研究背景第20-21页
    1.2 NO_x控制现状第21-22页
    1.3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第22-27页
    1.4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第27-32页
    1.5 钒钛基SCR催化剂的失活第32-36页
        1.5.1 催化剂的堵塞第33页
        1.5.2 催化剂的烧结失活第33页
        1.5.3 催化剂的磨损第33-34页
        1.5.4 催化剂的中毒第34-36页
    1.6 催化剂再生第36-39页
        1.6.1 水洗再生第36-37页
        1.6.2 酸洗或碱洗再生第37-38页
        1.6.3 热再生和热还原再生第38页
        1.6.4 其他领域催化剂的再生方法第38页
        1.6.5 催化剂再生现状第38-39页
    1.7 催化剂的回收第39-41页
    1.8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第41-44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44-50页
    2.1 实验装置及方法第44-45页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5-46页
        2.2.1 实验原料第45-46页
        2.2.2 实验仪器第46页
    2.3 催化剂表征第46-48页
        2.3.1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第46-47页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47页
        2.3.3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47页
        2.3.4 热重质谱联用分析第47页
        2.3.5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分析第47页
        2.3.6 NH_3程序升温氧化(NH_3-TPO)分析第47-48页
        2.3.7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分析第48页
        2.3.8 元素含量分析第48页
        2.3.9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48页
        2.3.10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分析第48页
    2.4 催化剂的制备和中毒第48-50页
        2.4.1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制备第48-49页
        2.4.2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中毒第49-50页
第三章 SO_2对V_2O_5/TiO_2催化剂KCl中毒的影响第50-68页
    3.1 引言第50-51页
    3.2 实验部分第51页
        3.2.1 催化剂的制备第51页
        3.2.2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51页
        3.2.3 催化剂的表征第5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1-66页
        3.3.1 催化剂的组成及代号第51页
        3.3.2 KCl和SO_2对V_2O_5/TiO_2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第51-53页
        3.3.3 催化剂的孔结构性质第53-54页
        3.3.4 催化剂的表面化学形态第54-57页
        3.3.5 NH_3的吸附与氧化第57-63页
        3.3.6 K_2S_2O_7在催化剂表面的转化行为第63-66页
    3.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四章 失活工业SCR催化剂的再生研究第68-88页
    4.1 引言第68-69页
    4.2 实验部分第69-70页
        4.2.1 实验原料第69页
        4.2.2 实验及表征方法第69-7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0-86页
        4.3.1 失活催化剂的分析第70-76页
        4.3.2 失活催化剂的再生第76-86页
    4.4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五章 失活工业SCR催化剂硫酸浸出动力学研究第88-102页
    5.1 引言第88-89页
    5.2 实验部分第89-91页
        5.2.1 实验原料第89页
        5.2.2 实验装置及方法第89-9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1-100页
        5.3.1 废弃SCR催化剂的组成分析第91页
        5.3.2 各种参数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第91-94页
        5.3.3 动力学分析第94-100页
    5.4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六章 失活工业SCR催化剂氢氧化钠浸出过程动力学第102-112页
    6.1 引言第102-103页
    6.2 实验部分第103-104页
        6.2.1 实验原料第103页
        6.2.2 实验装置及方法第103-104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4-111页
        6.3.1 废弃SCR催化剂的组成分析第104页
        6.3.2 各种参数对钒和钨浸出率的影响第104-107页
        6.3.3 动力学分析第107-111页
    6.4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2-116页
    7.1 论文总结第112-113页
    7.2 本论文创新点第113-114页
    7.3 下一步工作建议与展望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8页
附录第128-132页
    附录1 不同反应时间催化剂V 2p XPS拟合结果第128-129页
    附录2 不同反应时间催化剂S 2p XPS拟合结果第129-132页
致谢第132-134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4-136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36-138页
附件第138-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制气过程工艺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下一篇:煤热解过程中挥发物反应的共价键断裂—生成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