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燃料化学工业论文

煤制气过程工艺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4页
    1.1 概述第12-13页
    1.2 能源现状第13-15页
        1.2.1 全球能源资源概况第13-14页
        1.2.2 中国能源资源现状第14-15页
    1.3 煤化工现状分析第15-16页
    1.4 中电投霍城煤制气项目概述第16-19页
        1.4.1 中电投霍城煤制气项目总体工艺路线第17-19页
        1.4.2 中电投霍城煤制气项目煤气化工艺第19页
    1.5 煤气化污水处理方法第19-21页
        1.5.1 活性污泥法第20页
        1.5.2 生物铁法第20页
        1.5.3 炭—生物铁法第20-21页
        1.5.4 缺氧—好氧(A—O)法第21页
    1.6 高新技术处理煤气化污水的研究第21-22页
        1.6.1 新物化法第21页
        1.6.2 HSB法处理焦化污水第21-22页
        1.6.3 三相气提升循环流化床处理技术第22页
        1.6.4 芬顿试剂处理技术第22页
        1.6.5 微波与超声波处理技术第22页
    1.7 煤气化污水深度处理第22-23页
        1.7.1 活性炭吸附法第22-23页
        1.7.2 混凝沉淀法第23页
    1.8 论文的内容与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中电投霍城煤制气项目污水处理背景第24-36页
    2.1 煤气化工艺方案的比选及选择第24-29页
    2.2 中电投霍城煤制气项目污水的产生及水质分析第29-36页
        2.2.1 备煤装置污水的产生及水质分析第29-30页
        2.2.2 煤气化装置污水的产生及水质分析第30-31页
        2.2.3 变换冷却装置污水的产生及水质分析第31-32页
        2.2.4 低温甲醇洗装置污水的产生及水质分析第32-33页
        2.2.5 硫回收装置污水的产生及水质分析第33页
        2.2.6 甲烷化装置污水的产生及水质分析第33-34页
        2.2.7 煤气水分离装置污水的产生及水质分析第34-36页
第三章 中电投霍城煤制气项目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研究第36-70页
    3.1 霍城煤制气项目污水处理总体工艺设计第36-37页
    3.2 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第37-53页
        3.2.1 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建设第37-38页
        3.2.2 污水处理装置进水结构及水质第38页
        3.2.3 污水处理装置出水水质第38-39页
        3.2.4 污水处理装置工艺方案的比选第39-42页
        3.2.5 霍城煤制气项目污水处理装置工艺特点及说明第42-43页
        3.2.6 含酚、氨污水的来源及特点第43-46页
        3.2.7 含酚污水的处理技术第46-47页
        3.2.8 含氨污水的处理技术第47-48页
        3.2.9 进过优化后的处理工艺流程第48-50页
        3.2.10 优化前后的技术比较第50-51页
        3.2.11 其他污水的处理技术第51-52页
        3.2.12 本污水处理装置关键工艺技术及保障措施第52-53页
        3.2.13 典型污水处理案例及对比第53页
    3.3 污水回用装置的设计第53-60页
        3.3.1 污水回用水装置的设计与建设第53-54页
        3.3.2 污水回用水装置设计进出水水质第54-56页
        3.3.3 污水回用水处理主要技术方法第56-57页
        3.3.4 污水回用水工艺设计及特点第57-60页
        3.3.5 污水回用水处理关键工艺技术及保障措施第60页
    3.4 蒸发结晶装置系统的设计第60-67页
        3.4.1 蒸发结晶装置系统的设计原则第60-61页
        3.4.2 蒸发结晶系统设计进出水水质第61-62页
        3.4.3 蒸发结晶技术方案的比选第62-63页
        3.4.4 蒸发结晶系统的设计工艺说明第63页
        3.4.5 蒸发结晶工艺流程描述第63-64页
        3.4.6 蒸发结晶关键工艺技术特点及说明第64-66页
        3.4.7 蒸发结晶关键工艺技术的保障措施第66页
        3.4.8 国内同类煤化工项目浓盐水处置运行现状及对比分析第66-67页
    3.5 经济及环境效益分析第67-69页
        3.5.1 各装置物料消耗成本分析估算第67-68页
        3.5.2 环境效益分析第68-69页
    3.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8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78-80页
北京化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氨基酸的催化机理和水滑石限域作用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钒钛基SCR催化剂的中毒、再生与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