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国内银行员工的职业社会化现状及其实现路径的社会学分析--以N银行W分行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缘起第10-11页
        (一) 对我国商业银行转型的思考第10-11页
        (二) 日常工作实践的思考第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一) 员工组织社会化研究第11-12页
        (二) 企业员工培训研究第12-13页
        (三) 商业银行员工现状第13-14页
    三、基本概念界定第14-15页
        (一) 银行员工第14页
        (二) 职业社会化第14-15页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5-18页
        (一) 研究的思路第15-16页
        (二)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8-26页
    一、人的社会化理论第18-21页
        (一) 社会化的几种定义第18-19页
        (二) 社会化的三个理解角度第19页
        (三) 社会化的内容第19-20页
        (四) 社会化的载体第20-21页
    二、社会角色理论第21-23页
        (一) 社会角色的概念第21页
        (二) 社会角色的类型第21页
        (三) 角色扮演的过程第21-22页
        (四) 角色失调的几种情形第22页
        (五) 两种分析范式下的社会角色理论第22-23页
    三、社会学习理论第23-24页
    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第24-26页
第三章 N银行W分行银行员工简介第26-31页
    一、N银行W分行简介第26页
    二、N银行W分行员工结构简介第26-29页
        (一) 按照年龄进行划分第26-27页
        (二) 按照学历进行划分第27页
        (三) 按照专业进行划分第27-28页
        (四) 按照阶层进行划分第28页
        (五) 按照合同性质进行划分第28页
        (六) 按照进入途径划分第28-29页
    三、访谈对象简介第29-31页
第四章 银行员工职业社会化现状分析——以十二名访谈对象为例第31-42页
    一、职业素养不够高第31-37页
        (一) 职业资质不足第31-33页
        (二) 职业道德不齐第33-35页
        (三) 职业意识不强第35-37页
    二、员工缺乏职业社会化的支持性因素第37-39页
        (一) 物质支持不够第37页
        (二) 工资低,劳动时间长第37-38页
        (三) 他人的帮助少第38-39页
    三、社会对银行员工职业社会化产生负面影响第39-40页
        (一) 客户对银行工作者的负面印象第39页
        (二) 媒体的负面报道第39-40页
    四、员工情感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第40页
        (一) 团队合作不紧密第40页
        (二) 心理关怀及关爱不够第40页
    五、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第40-42页
        (一) 晋升空间不足第40-41页
        (二) 工作内容机械第41-42页
第五章 银行员工实现职业社会化的路径分析第42-51页
    一、通过培训促进银行员工职业社会化第42-45页
        (一) 构建基于职业生涯管理的银行员工培训体系第42-43页
        (二) 为培训设置明确的目标第43页
        (三) 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第43-45页
        (四) 建立培训评估体系第45页
    二、形成新的激励机制促进银行员工职业社会化第45-48页
        (一)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第46页
        (二)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第46-47页
        (三) 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机制第47页
        (四) 做好银行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第47-48页
        (五) 激励性工作设计第48页
    三、提高银行员工的职业认同第48-49页
        (一) 提高社会对银行员工的职业认同第48-49页
        (二) 建设团队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第49页
    四、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第49-51页
        (一) 丰富心理办公环境,优化物理办公环境第49页
        (二) 聘请企业社工为银行员工进行服务第49-50页
        (三) 加强组织关怀第50页
        (四) 加强银行与员工之间的沟通第50-51页
第六章 总结第51-53页
    一、结论第51-52页
    二、研究的不足第52页
    三、研究的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污名的自我想象与生产--基于Y县失独人群的污名化研究
下一篇:地方政府调节企业劳资关系的策略研究--以H省Y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