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的CRH2型车体结构疲劳强度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对气动载荷疲劳强度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对高速列车气动载荷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对高速列车气动载荷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3页 |
1.4 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13-14页 |
2 车体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4-26页 |
2.1 车体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 | 第14-20页 |
2.1.1 车体结构特点 | 第14-15页 |
2.1.2 车体结构主要材料 | 第15-16页 |
2.1.3 车体结构主要技术参数 | 第16-17页 |
2.1.4 头车车体结构组成 | 第17-20页 |
2.2 头车车体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0-24页 |
2.2.1 车体模型的简化 | 第20-21页 |
2.2.2 确定车体的等效厚度 | 第21-22页 |
2.2.3 建立车体的等效几何模型 | 第22-24页 |
2.3 头车车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4-26页 |
2.3.1 几何模型的导入 | 第24页 |
2.3.2 车体模型离散化 | 第24-25页 |
2.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3 有限元疲劳强度分析概述 | 第26-41页 |
3.1 有限元技术及软件介绍 | 第26-30页 |
3.1.1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理论 | 第26-27页 |
3.1.2 有限元法的发展过程 | 第27-28页 |
3.1.3 有限元法的特点 | 第28-29页 |
3.1.4 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第29-30页 |
3.2 疲劳强度理论基础 | 第30-41页 |
3.2.1 疲劳强度的概念 | 第30-31页 |
3.2.2 车体材料的S-N曲线 | 第31-32页 |
3.2.3 车体材料的疲劳极限图 | 第32-33页 |
3.2.4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33-41页 |
4 气动载荷下车体的疲劳分析 | 第41-63页 |
4.1 车体疲劳强度的评估 | 第41-60页 |
4.1.1 车体疲劳载荷工况的确定 | 第41-46页 |
4.1.2 各工况的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46-60页 |
4.2 车体疲劳寿命的计算 | 第60-63页 |
4.2.1 车体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 | 第60-61页 |
4.2.2 车体疲劳寿命的计算结果 | 第61-63页 |
5 车体的模态分析 | 第63-70页 |
5.1 模态分析概述 | 第63-65页 |
5.1.1 模态分析的原理 | 第63-64页 |
5.1.2 模态分析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64-65页 |
5.2 车体的模态分析 | 第65-70页 |
5.2.1 车体模态分析的意义 | 第65-66页 |
5.2.2 车体模态分析的步骤 | 第66页 |
5.2.3 车体模态分析的结果 | 第66-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